50岁的李老师为了“诱惑”赖床女儿吃早饭,近来学会玩微信,每天早上在朋友圈更新花式早餐,还@女儿,让她一看就饿,忍不住起来吃。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0后父母玩微信八成为子女。其实,如今很多父母玩微信都是希望借此融入子女生活,子女们则忙着将父母拉黑,提防父母攻占自己的圈子。您怎么看?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网络媒体,特别是微信、微博、飞信、QQ等,被人们所青睐,成为相互交往、传递信息、谈心聊天的重要工具,更何况现在几乎是人人有手机,给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方便。使用这些“先进工具”,已不再是年轻子女们的“专利”,也成为年长父母不可或缺的“侈好”。如今很多父母玩微信都是为了借此融入子女生活,子女们则忙着将父母“拉黑”,提防父母“攻占”自己的圈子,使本应是相互交往沟通的“桥梁”,变成了“防火墙”,甚至是在心理上形成了隔膜,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始料不及,不知如何是好。
现代的年轻人与过去的年轻相比,他们对各种新鲜的网络社交工具越来越依赖,甚至难舍难分,成为“低头族”。所以就极容易和已经上了年龄的父母产生沟通上的缺乏和障碍。它极有可能使一步就能迈过的“小溪”,变成难以跨越的“天堑”。破除“天堑”,迈过“小溪”的办法固然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父母要多体谅,子女要多理解,用时髦的话说就是,父母不当“微间谍”,子女不设“防火墙”。
作父母的,要体谅子女们的心情,不干预或者利用微信进行“监督”,或窥探个人“私密”,影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把微博、微信当做人际交往的独立空间,父母如果做不到把孩子当朋友,平等交流,就不要介入,否则会因为取向不同、兴趣不同,甚至干涉管教,引起孩子的逃避、抵触和反感,情感对立;如果要加孩子的微信,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孩子充分尊重和信任,做孩子的聆听者和参谋,传递正能量,而不是评判、管教,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麻烦;如果能在生活中和孩子多交流,建立起了超越微信的亲情关系,线上也就没什么隐私可言,也就不存在加不加微信、抵触厌烦的问题了。
作子女的,要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能走进你的“朋友圈”是多么的不容易,不说学会使用微信要花费多少心血和功夫,就是“加好友”能不能被人接受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子女们不要抱怨父母观念“陈旧”,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要求,让他们走进“朋友圈”,成为“微友”。其实,让父母知道自己的生活细节,得到及时有益的指引,会让我们感到温暖,获得力量;只要我们多些耐心、细心和精心,相信与父母的沟通一定畅通无阻。孝顺有无数种表达方式,尊重与礼让是基础,但沟通与理解更为重要。当父母不能像年轻人一样交流时,作为子女,少一些不耐烦与不乐意,跟父母说说自己的生活和心里话,与他们聊聊外面的世界,更多的互相理解与包容,由微信不相容引发的心理不相容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 刘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