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勿横穿马路”、“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的交通宣传标语,还有效果吗?日前,厦门大学的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对比效果。结果显示,祈使语气的传统标语效果最差,“简单粗暴”的“你丑你横穿”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三成。面对这个结果,有网友评价说,从文明社会的角度来看,城市标语还是要以温馨提醒为宜,不应单纯追求效果。此外,“神标语”还引发网友“大造句”:你胖你闯灯,你丑你吐痰……
简单粗暴的交通标语,虽然暂时能够起到一些作用,让那些横穿马路、不走人行天桥的人改变不良行为。但时间久了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令人反感,也与文明社会的风尚相去甚远。因为,人既有自尊、羞耻之心,不愿背上“丑、胖、伤”等不雅的名声,因而强迫自己改变不良行为,同时人还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越是说得难听,他偏要那样去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说,简单粗暴的交通标语难以使人文明起来,还是应该提出一些文明和谐、雅俗共赏,尊重人、感染力强的标语,让人们在接受正面引导、正能量的同时,心悦诚服地遵守规则,减少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开车不要打电话,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刘翔不好当,跨栏易受伤”等交通标语,就很人性化,容易被人们接受,化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动,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似“鲁莽治愚昧”、“以恶制恶”的标语,实质上是一种历史遗风,在文明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今天,在特定的场合对于特定的人来说,也许还能起到一点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腐朽、落后和愚昧的办法,其作用是短暂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现代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信奉愚“简单粗暴”能有效果的人感到,对不文明的人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用简单粗暴,甚至“恶”的办法才能奏效,根本就不相信教育引导、启发自觉,用道德、纪律和法律规范、约束人们言行的作用。
事实上,简单粗暴不仅治不了愚昧,而且还会导致压而不服,激化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人们一时的缺点错误,不能简单地一处了之,而要采取正面引导、疏导说理的方法去解决。因为,“中国式过马路”并不是“不治之症”,乱穿马路的行人也“有药可救”。文明行为若要真正蔚然成风,关键还是要提高全民的文明素养,使文明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因此,既要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明白不守交通规则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由内而外地生发为一种道德素养,自己先做好,相互提个醒,辱骂和恐吓只能起相反的作用;又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惩戒和约束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使之付出一定的代价,进而强化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行走斑马线,不去跨护栏,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为安全出行和文明城市做出好样子。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去做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更加和谐文明,安全稳定,人们的生活就更加心情舒畅,幸福安康。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刘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