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倡导五种课程,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反复认真欣赏了辛老师在《难忘童年》一课中的教学。辛老师在本节课中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整堂课的教学环节设置的井然有序、环环紧扣。教师和同学们配合默契,语言自然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认为本节课最突出的亮点是采用现场打分、公开评分、公平竞争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简洁、直观、且很具有说服力。建议使用十分制打分,这样计算起来更省时、更快捷。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辛老师让孩子们先在小组内讲述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然后每小组评选出一个最难忘的童年故事,参加故事大王评选。虽然,各组代表语言流畅,讲述的童年趣事也很新颖、生动。但是,新课标要求本学段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可在这堂课上,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欠缺,每个人的语言像是按照稿子背下来似的,虽行云流水,但趣味性明显不足。可见学生平时训练的力度不够。
如果教师能提醒学生语速放慢、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将童年故事补充完整,就更好了。另外,教师可在每组表演完之后简评一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做法的对与错,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坐飞机”这个故事小女孩对待鸡确实很残忍,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学生要保护小动物。另外,学生的表现不是很积极,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有责任,教师情感不充沛,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在回答问题环节较冷淡。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才会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
我的建议是:将“小组内讲述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选出一个最难忘的童年故事”这一环节放在课前交流。课堂上可采用 “演一演”的形式,不过要限时即兴表演,还是现场打分。让每个组快速讨论一下,选出2-4人上台边讲述、边分角色扮演,这样故事更生动、更形象、情节更鲜明。比如:生性活泼的学生为其创造表演的机会;善于言辞的为其创造表达的机会;善于质疑的学生为其创造提问的机会。
记得有一个小组讲的是“坐飞机”的故事。可以选一人边讲述、边示范,一人当鸡,现场表演。然后再选两名同学当观众。一人边欣赏,边风趣地说:“哇!你好残忍呀,竟敢如此伤害可怜的小动物,我要用正义使者的神剑来惩罚你,让你立刻变成一只鸡”。这句话看似一句不经意的开玩笑,其实他是在引导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应伤害人类的朋友。另一位同学,主要负责提问。如:我感觉你讲的故事虽感人,但故事情节有点不真实。你的阿姨和妈妈当时,只是笑弯腰吗?她们就没告诉怎样坐飞机吗?你当时就不想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坐飞机吗?请说说你对自己当年幼稚行为的感受好吗?讲故事的同学现场解答。令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交流,通过同学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口语交际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应对性等特性。像这样“人家有来言,我马上就有去语”的交流方式,就是即时性交流。所谓互动性就是:不是一方的讲述、介绍、演讲,而是两个方面互动,有问必有答、有交流、有互相的倾诉。应对性是指:当对方突如其来说出了一句话,你应该如何得体、恰当、巧妙,而又不失礼仪地去应对。这要有很高的修养和表达技巧。这些学生毕竟是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较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而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低年级当上故事大王。同时,今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都要努力锻炼自己口语交际的能力。
我的收获是:我们的课堂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成为学生活跃思想、交流情感、展示自我的欢乐场所,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疑点、难点和闪光点。改变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生成的新课才是有活力的创新课。
这节课主要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在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中有序地进行。虽然这是一堂成功的优课,但还需广泛征求大家合理的建议,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集思广益的蜕变乃磨砺中铸就辉煌的金翅膀。
“玉精石中开”,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打磨出的优课,才是真正高效的精品课。
【作于2015年8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