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的是书屋 架的是桥梁
本月17日,由平顶山晚报联合四矿孙刚爱心联盟、团市委援建的爱心书屋在叶县任店镇尚武营村小学落成,37名偏远山村学生受惠。
当天上午,寒风瑟瑟,满载爱心图书和慰问物资的车辆来到尚武营村小学,这里只有37名学生,留守儿童占比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孩子们在教室里上课,志愿者们静悄悄地将图书搬下车,待下课后分发给孩子们。“谢谢大家,相信孩子们都会喜欢的。”校长李亚楠说,以前尚武营村小学的软硬件设施很不完善,好在有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目前有了很大提升。
晚报爱心书屋援建活动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精神食粮,这是此项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援建的第十八所爱心书屋,累计惠及 6000多名农村儿童。晚报爱心书屋活动已成为我市一项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文化扶贫公益活动。
一个个建立起来的爱心书屋,是一个个体、一个组织、一座城市对爱的传递和接力。让山区儿童有书可读,不仅可以大大丰富他们的业余时间,也能够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追求。不让一个孩子落在时代发展的步伐后面,让他们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应该是全社会对待留守儿童的共同责任。
晚报爱心书屋就像冬天里的一股暖流,惠及6000多名农村儿童, 不仅让他们有书可读,能够获得知识与智慧, 而且切身感受到社会和爱心人士的温暖,值得人们肯定、点赞,大书特书,从而激起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其中,汇集起爱的力量,共同把关心农村少年儿童的工作做细做实。
建的是书屋,架的桥梁,传的是爱心。有书屋就有了阅读的场所,有书籍就可以让儿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知识与智慧。书屋是连接农村少年儿童的桥梁与纽带,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少年儿童的爱心像阳光雨露一样普照和滋润他们,让他们在这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简而言之,在这座桥梁上传送的是爱心与责任。书屋的建立和书籍的捐赠,表面上看是学习环境条件的改善,从深层次看则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是在尽“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让他们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传递的是知识与智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少年儿童学习成长不可或缺的宝库,书屋能让他们在这里静下心来阅读,书籍能让他们汲取人类的知识营养,增长智慧,进而活化为学习的能力,成为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传导的是希望与决心。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爱心奉献,为农村少年儿童解决没有书屋、缺少书籍的困难,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前途和希望,坚定了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决心,将来也要像爱心人士一样去关心帮助他人,把爱的接力棒传承下去。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刘选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