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草制作
凤 阳 行
10月20日(重阳),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旅
游,这次旅游规模颇大,县几大班子几乎同时进行,
选择地点也近乎相拟,不出本省皖东。皖东,对于我
来说较没生,象凤阳.定远还是第一次去.这趟旅游
名游滁州琅琊,凤阳皇灵,然而,这两景给我的映象
都不及凤阳.定远沿途给我的映象深刻.映象之深让
我有如鱼骨哽喉不吐不快之感。
凤阳.定远过去一直很穷,穷的乞讨名声远扬四
海.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山区人贫穷根源归结为交
通不便,人的认识思维受局限。而凤阳,定远,地处平
原,交通极为发达为何也以贫穷出名呢?这趟旅游是乎
给我找到了解释的答案:凤阳.定远的贫穷根源在当地人
的思想观念.据沿途观察,我发现凤阳.定远人极不爱
好,极不讲究.在这里我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走
出定远地 界,进入肥东包括我的家乡沿途,面貌焕然一
新,地是清洁整齐的,景是鲜明亮丽的,空气是格外清
新的。风阳,按说是国家打出的一面责任田包干的先进
旗帜,今天的发展状况不说超出别地,至少不会落于皖
北,皖西之后,但眼前的景象让人信也得信,不信也得
信.这里就是——凤阳,的确不让人待看.沿途的地多
是荒的,树是没有规化的,建筑是乱糟糟的.大片大片
的土地被闲置.乱用的.可能是为遮人耳目,种植一些没
有任何意义的柴树.即不挡风避阴,也不能成为用材,
让人看着纯属占地,标明这,是他的地盘.凤阳,定远
地界的建筑也让人看着剌眼,到处是没有建好的半拉房.
垃圾,几乎没有哪家的门前是干净清爽的.空气当然是
污浊不堪的.
凤阳早年出过皇帝,这位皇帝即是后来被称作“乞
丐皇帝”的朱元璋.历史记载朱元章早年父母双亡,家
境十分贫寒,后不得不去庙寺当和尚,再后来连和尚都
不得做,靠乞讨维生.对于这段历史,称帝后的朱元璋
极不愿提,难友口误重提当年,即遭朱元璋责罚.说明
乞讨的字眼不为任何人能接受,这样活生生的先例,并
没给后来、今天的凤阳人引以为戒,而到使凤阳人以此
为荣,甚至以要饭来弦耀自已的老祖宗,确让人泣笑哑
然.我这样说一定会给风阳人带来不快甚至引起众怒,
其实我本不想在此揭示羞辱凤阳的丑陋,而是想说一点
个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见想.
我说过,我生在山区,对平地的意义.价值颇多感
触,因为平地面积的狭少,不得开发建设,不得规划所
想,如果我们这个地方是大面积的平原,我们的城区
一定会建设的更美丽富绕,经济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
为,平地对于我们山区人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在我们这
个地方(我指城区),几乎山边山脚都被利用,甚至楼
顶,房前屋后都有用。所以这趟凤阳一行看见这样多的
平地闲置.甚至多余感到十分挽惜.我甚至蒙发奇想,
如果把我们和凤阳人作个对调,由我们来支配.管理凤
阳这片土地,一定会比凤阳人管理的好,利用的巧.
由此,我又在想,国家治理发展应该有所统筹规
化,该集中的集中,比如土地的管理利用;该分散的分
散,比如责任.经营.集中的意义在于使用大型的现代
化机器耕作.不致因劳动力的缺乏而导致土地的浪费.
对于山角.边地承包到户,由承包人自主管理经营,因
地而宜,因人而宜,这样才不会出现资源配置不当的现
象.从道理上说地大有大的好,地小有小的便,面积大
投资一点看不出建设效果,面积小就不一样,一点点的
投资可以达到改头换面的局面.平原有平原的利,山区
有山区的益,只要合理安排利用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凤阳人喜欢在自已土地上种植一些在我们看来没有任何
意义的树 ,也许就是对山区树的喜爱吧.
通过这趟旅行,让人感到穷给一个地方带来的危
害.穷导致人不求完美,不求卓越。一切事情马马虎
虎,歪好歪好。形成一种不讲究,无法讲究的坏习惯。
穷并不完全是物质缺乏造成的,而是与人对穷的看法、
认识、态度密切相关.穷要思变,变后要提高求精求美
的素质,否则仍然会导致回穷的后果。我一直以为我的
家乡数全国贫困之最,而今天到为自已的家乡感到几分
自豪,原来我的家乡也有过人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