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缘心曲 >> 心缘之歌 >> 期待“神七”举步量天
    
  双击自动滚屏  
期待“神七”举步量天

发表日期:2008年9月27日  作者:{{雨墨}}  本页面已被访问 2305 次

期待“神七”举步量天 

 作者:{{雨墨}}

    中国“神七”宇宙飞船将于9月25日晚发射升空,此次将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这一具有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意义的宇航计划。

    “神七”承载重任

    据权威人士透露,神七实现太空行走的重大意义:一是神七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之后,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它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新期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憧憬。二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此次任务将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将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三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完成必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

    当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也不甘示弱,同年6月,美国人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舱外。从此,出舱活动的技术就为两家所共有,在这时人们才谈到太空行走的实用意义。

    从多次出舱和登月过程中的月面活动看来,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其近期的意义与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组建空间站。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登月活动更是体现了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神七在9月25日晚发射,那么9月26日下午4:30左右,我们将能通过电视屏幕看到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画面,如果神七在9月26日晚发射,大家将在次日下午的4:30左右看到航天员出舱活动,依此类推。航天员出舱选择在神七在太空飞行的第29圈出舱。

    关注“神七”

    1 火箭:攻克两大技术难关

    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时,火箭曾经出现频率约为8Hz的纵向单频振动,航天员感觉不太舒适。研究人员已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时,火箭飞行至415秒附近时出现异常现象,一些参数出现较大幅度跳变。科技人员将火箭二级增压管路由铝合金管更换为钢管,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2 飞船:返回舱变身气闸舱

由于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活动,飞船需要具备像船闸一样的过渡功能,在航天员出舱和进舱时起到压力调节的作用。科研人员把神舟六号飞船的轨道舱改建成了既能让航天员生活、又能当气闸舱使用的两用舱,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

    3 乘组:从1人、2人到3人

    神舟七号将搭载3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3至5天,将首次实现满负荷状态下的考核。与神舟六号飞船相比,在多增加一人的情况下,飞船要提供满足多增加一人的座椅、食品、饮用水、环境控制功能等多种资源支持。

    4 出舱:国人足迹留在太空

    神五航天员只是跟地面通话,神六只进行穿舱,此次开展出舱活动是神七飞行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航天员不仅要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脱等操作,还要出舱取实验材料、进行太空行走。首次真正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

    5 舱外航天服:航天员的“生命盾牌”

    航天员出舱活动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这次任务中,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将首次公开亮相。

舱外航天服是世界上结构最复杂、技术最先进、价格最昂贵的“服装”。这次的“飞天”舱外服,从设计到组装都是我国自主独立完成。服装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身高160厘米至180厘米的人,都能通过调节服装大小穿着。

    6 在轨试验:最大限度提升效益

神七飞船将进行我国第一次中继卫星用户终端试验。试验成功后将大大提高我国中低轨道航天器的测控覆盖能力。

    7 着陆场:搜救方式发生变化

    神五、神六的返回搜救,都是采取空中搜救为主、地面搜救为辅的方式进行。神七任务中,为提高应急搜救效率,搜救模式转变为空中救治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据新华社电

    挑战在前

    这次飞行任务和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相比,挑战性是前所未有的。

    1.技术跨度大

    航天员由舱内活动转向舱外活动,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大跨越。在只进行了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们就实施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这在技术上的跨度是很大的。

    2.任务风险大

    这次任务除了存在发射和回收两个风险高度集中的时段外,还增加了航天员出舱这个高风险的时段。此外,这次也是我们神舟飞船第一次载3个人的满负荷飞行,这些都增加了我们飞行任务的风险。

    3.航天员自主工作能力强这次飞行任务当中,航天员要在轨对舱外航天服进行组装测试等一系列操作。在失重环境中,操作时间长、强度大、自主性强,这与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操作相比有质的差别。可以说,航天员的操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这次任务的成败。

    4.实施难度大

为了满足航天员出舱活动要求,飞行产品技术状态发生较大变化,飞船进行了227项变化,火箭进行了36项。这些对航天员的素质,对我们的飞行产品,对地面支持保障和飞行任务的组织、指挥、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5.参试系统庞大

这次任务是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当中规模最庞大的一次。为了保证航天员出舱活动阶段测控的连续,我们增加了测量船和境外地面测控站,并首次进行了中继卫星的天基测控试验,构成陆、海、空、天的立体参试体系。

    今晚,让我们见证这一载入航天史册的伟大时刻!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见证、共同祝福“神七”一路平安!

               

编辑:梦静依依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