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忧诗弟的《理解我 好吗? ——轻声慢语续回帖》有感
文/编:谊之长玉
题记:缘份的天空下,我们共展翅。话越说越明,心越拉越近。友谊第一,理解万岁!
不好意思,姐姐的回复姗姗来迟,让弟与各位朋友久等了,长玉诚恳致歉,请大家多多谅解。因这两天较忙,另外,此事不是三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今天好不容易将内心的感受整理在一起,但未必能将心中所要表达的一切表达清晰,言语不周或疏忽之处,还请朋友们海涵。 朋友不在多少,贵在知心。谁不渴望伯牙与子期的奇遇?然,知音世所稀,知己更难觅。感谢缘分的牵引,能在茫茫网海中与才华横溢、博才多学的诗弟偶遇,并能成为知己,更是我求之不得的荣幸。让我们永远珍惜这份地久天长的友谊好吗? 当我一口气欣赏完诗弟满怀真情的长篇大论《理解我 好吗?——轻声慢语续回帖》后,禁不住感慨万千、思绪难平…… 首先,应真诚感谢诗弟花费那么多宝贵时间对拙作的欣赏,更感谢诗弟对附庸风雅之随笔的高赞,诗弟的溢美之辞,不仅令长玉汗颜,且甚感惶恐不安,如坐针毡。千万别忘了,抬得越高,摔得越响,无人敢接呀!既然诗弟认为我是将你的军,那就算我有意将你一军好了,其目的是实在舍不得你就这么离开心缘,明白吗?现在你也不要再“抽车反将”了,我们还是握手“和棋”好吗? 特此申明:本人只是教育部门的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并非学校教师,更谈不上专业写作水准。另外,我只是初中毕业就进一所中学工作了。我给所有同事的第一印象是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其实,别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与真实的我恰恰相反。因为身处知识分子队伍,我深感自己象落地尘埃,无法抑制那强烈的自卑感,所以我只好隐藏了真实的性格。后经三年的脱产进修,毕业后调入教育机关单位工作。成家后又坚持五年的自学考试才勉强拿到中文专科证。所以,我才是真正的半路出家。因对文学的喜爱,四年里我边学边练,现学现卖,在网上结识许多志同道合、多才多艺的诗友,他们给了我许多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德高望重的真有意思老师,他那父爱般亲切而温暖的关怀,如黑夜中的灯塔,时刻为我指明着方向,引领、鞭笞着我奋勇前进,才使自己这棵不起眼的小草慢慢开始茁壮成长。 而年轻有为的诗弟却是凤毛麟角的高才生,且从教多年。虽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但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因此,你才是名副其实的老师。本来我根据你的作品,凭感觉判断你肯定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兄长,但通过翻阅你以前的旧作,以及各位朋友的点评后,得知你是一位年轻的教师诗弟后,对你更加敬佩。你那长篇叙事诗《辞行记》,字里行间散发着千丝万缕的爱的清香,堆积着人间最真、最美的真情。精钻深研育花朵,辛勤耕耘结硕果,你用宽广无私的博爱赢得了一颗颗纯真善良的心,一份份真挚感人的情。《学习汉字 趣在其中》所引用的鲜活事例在向人们灌输着古典知识,从中更能看出你博览古今、才华出众。《收到书后的心理……》个人文集的问世,更能体现出你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个性,丰硕的果实见证了昨日辛勤汗水铸就的辉煌,那是心路历程的缩影,是知识精华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共同分享你的喜悦心情非常荣幸,更值得祝贺和庆幸。正如碧海友所言:“无忧,真佩服你!感恩,博爱,你都占了,从古到今,从有生命的到无生命的,从世俗到佛学,分析得深入浅出,透彻清晰,要人不“感恩”都不行噢,读你的文章总是受益匪浅……”。再瞧那十一篇《网友神侃录》文化底蕴丰厚,更具有极深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汇集着传授知识的精粹。松江集语友概括得很精练,他说,这是个科普系列讲座,值得一读。因时间短,还没来及欣赏后面的精彩之作,不过,我会慢慢欣赏学习的。 虽然,我们相识较晚,只是通过近期两篇作品的互相点评才开始关注对方,彼此真诚交流的,但诗弟在填词方面功底深厚、扎实,匠心独运的词作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而且严谨的格律后面不仅附有所依据的词谱,还附有引经据典的详细出处,这正是自己所不及的。我虽名为玉,实则为砖。想想自己初起步的诗词,如同一些无根的浮萍,只能飘浮于水面,却无处扎根。至于那些支离破碎的散文更没有依据严格的文体要求去构思提纲,只是跟着感觉走,手随心动,想到哪写到哪。 那天,当我看到诗弟对我的《秋》的点评后,我感觉眼前猛然一亮,新颖独特的理解与深刻的心灵感悟如点缀的鲜花馨香四溢,简洁凝练的文字概括如温暖阳光洒满大地,心灵间无语的碰撞如他乡遇故知般亲切。后来又看到你给在我的那首《远方的祝福》中的亲切点评,关爱之情传递着轻风柔雨的心声,使人真切感受到一颗仁慈、淡雅的心那么炽热,那么真挚,那么细腻,仿佛亲临宴前,于朦胧的烛光中倾吐着诚挚的叮嘱、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但是当我看到诗弟对自己《长相思》深入细致地剖析之后,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浅见反差太大,深感自己知识浅薄、眼高手低,并为自己没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更没有推敲出作品之本意而懊悔、自责。当我看到最后一句“再见了,心缘网站的朋友们!”,突然间感到心凉了半截,因你并没有说明暂别的详情,只见一句平淡的告别句,故误解了弟的本意,认为弟是感叹心缘之梦无知音,才一声长叹,拂袖而去的。沉闷了三天之后,我实在憋不住了,只好求助我最敬重的真有意思老师,我给老师发一条短信,问老师何时有空上网,我有重要的事向老师请教。老师紧接着给我回几个字,说:“现在就上网吧”。当我将一大段叙述文字发给老师后,没过多一会儿老师就给我回了一段文字。 老师的答复如下: 这首词不错,你的理解和作者的本意,我并没看出有什么冲突。怎么能说你的评论离题太远,好惭愧呢。作者不是也给予了你充分的肯定吗?你说是“怀人念远”之作,不就是写游子吗?作者说:“但老师是伯乐,慧眼明察秋毫,一眼就能洞晓我要写的全部,”我要说,“知我者,长玉老师也”,“能心有灵犀,能被理解是缘分,是吴忧之所幸,太谢谢了!”还有“全词要表达的意思,长玉老师已经说得再好不过了。”不都是极大的肯定吗?你怎么理解成了“作者的解释让我失去了信心,我感觉自己以后不知该如何发表点评了,我只能闭关修炼了”呢? 至于词本身似乎还有可推敲之处,如“影朦朦,夜朦朦”中的重叠词“朦朦”,与上阕的“秋风”,欠协调,当然平仄是无可挑剔的。还有两个“梦”字,当避字重。别无其他,祝好,快乐! 当我发完下面这段文字后,却发现老师早已无影了。 老师:我感觉他是对我的点评有意见才说这句话的呀!(“再见了,心缘网站的朋友们!”) 至于“影朦朦,夜朦朦”中的重叠词好象是模仿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过了两天后,才收到老师的回复,得知老师已感冒多日。 老师说:看了留言。白香山的《长相思》词,我读过。对重叠词的使用,只是我的一种感觉,就是尽量上下阕协调一些,似能更有美感,孤见了。还有一点,月将入为“朦”,月将出为“胧”。“朦胧”常一起用,很少见“朦朦”叠用的,也许孤陋寡闻了。 那天,发完即下了网,因为感冒身体不适。 至于,“再见了,心缘网站的朋友们!”,只能说是告别的话,不能想有别的意思。回答就希望他再来呗! 其实,老师才真正能称得上明察秋毫、独具慧眼的伯乐。听完老师的认真细致的分析后,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仍然有点不放心,所以,就用试探的口气又简单跟了一帖。心想:不管是抛砖引玉也好,投石问路也罢,先扔出去再说。想不到这一招还真灵,真把才弟给拽回来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话越说越明,心越拉越近。友谊第一,理解万岁!呵呵:)真的好开心哟! 我非常理解贤弟的苦衷与困境,因为教育第一线是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工作紧,任务重,节奏快,压力大,经常令老师们疲惫不堪,加之弟的身体状况又不太好,道路更加艰难,哪还有心情再写、再评呢?好了,请弟别再多想了,安心工作,静心调养,好好关照自己。身体是人生最大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你有很高的悟性,禅定养气,你定能很快领会禅定智慧之奇妙的。相信好人自会有好报,佛祖会保佑你永远平安健康。愿吴忧诗弟像一条自由欢快的小鱼,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永远幸福安康! 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与自省之后,我决定近期少写多学。因为才疏学浅、词穷腹空,常常感到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却力不从心。此时,才真正领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深刻内涵。另外,我那正读高二的女儿建议我以后尽量多写些叙事性的作品,少写些抒情性作品。我还没有想好如何转变思路,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广泛积累,才能拓宽视野,学会运用,只有用丰富的知识去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在慢慢摸索中前进。 让我们一起并肩携手,放飞心梦,共同进步吧!
【作于2009年11月7日】
请欣赏吴忧诗弟的《理解我 好吗?—轻声慢语续回帖》 欢迎光临谊之长玉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