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情怀 >> 情感人生 >> 千古佛光罩灵岩(谊之长玉)
    
  双击自动滚屏  
千古佛光罩灵岩(谊之长玉)

发表日期:2017年4月8日  出处:原创  作者:谊之长玉  本页面已被访问 3146 次

 

千古佛光罩灵岩
文/谊之长玉
   

  2010年5月9日,我们告别济南园博园后就急忙赶往“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透过车窗,我们看见道路两侧与山脚下一棵棵茂密浓郁的槐树上缀满玉片串成的琼花,无数的蜜蝶于花间翩舞,洁白的槐花舒展着她那可掬的笑容,如云似雪堆满了树冠,天然的淡雅清香扑面而来,沐浴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我们领略了中国古刹名寺圣境的奇妙。
  千年古刹灵岩寺,乃著名的佛教艺术殿堂。它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内,初建于东晋,在唐宋时代就负有“四绝之首”的美名(另三大名刹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及南京栖霞寺)。
  灵岩山最早名为方山,“灵岩”的来历则与灵岩寺的开山鼻祖朗公和尚有关。假如你站在古汉柏的左侧,远望东山,就能清晰地望见山岗上有一位身披袈裟,手拄禅杖,脱去僧帽的老年僧人,他既像是率领众僧参禅礼佛,又像在合十面壁、默诵经文。那就是传说中的朗公石。传说朗公当年常来说法,有一次步入此地,不知是因过度疲劳而小憩,还是潜心诵经太专注,便变成了这块万古流传的化石。据说,朗公和尚创建之初曾在山岩下讲经说法,他经文讲得非常精彩生动,听者多达千余人,不但听众为他那绘声绘色有演说所打动,就连山上的岩石也为之颔首点头。而他却十分谦虚地说,那是因为此山有灵气,是神灵为我解化相助。于是,方山之名就逐渐被灵岩所替代。因此,也就有了山门外的这座“大灵岩寺”石碑,穿过这个石碑便可进入闻名遐迩的大灵岩寺院内。这座古迹繁多的古老寺院坐落于崇山峻岭之中,掩映在云山烟树之间,殿宇轩昂、清幽静谧、风光旖旎、空气格外清新。寺周风景幽深处群山环抱、泉石清秀。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寺内主要建筑有千佛殿、辟支塔、墓塔林、钟鼓楼、大雄宝殿等。
  千佛殿,顾名思义,就是因殿内佛像众多而得名。刚迈入殿门,我们就被眼前威武的的阵势所吸引,只见墙内周围一层层整齐地摆放着上千尊木雕和铜铸的小佛像。殿正中佛龛上供奉着三尊佛像,佛光普照,使人顿感佛法的神圣和伟大。正中为释迦牟尼化身的毗卢遮那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均为明代铜铸。三尊佛像庄严肃穆,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眉宇间凝视的目光出,仿佛与朝拜者的视线相呼应,这个情景交融的和谐场面,充分表达了佛与朝拜者之间“人天相接、两得相见”的感应。
  千佛殿内最具有代表性、最吸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底层那四十尊彩绘罗汉像,它们分别塑于宋代和明代,历来为观者和专家们赞誉不绝。独树一帜的泥塑罗汉群像充满了人间气息,将细腻的刻画致力于艺术典型化的塑造之上,全面突破了传统的面目呆板、表情凝重、僵直无力的造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温柔生动、表情多样、姿态随和为新宗旨。着重表现为,以形传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每尊塑像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体态自如、神情各异、活泼多姿、生动传神。观其形态,有的拄杖静观、有的合掌入定、有的娓娓说法、有的侧耳细听、有的牵袍欲起、有的安如泰山,无不惟妙惟肖。察其神情,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亲切交谈、有的据理力争、有的俯首低吟,无不细致入微;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雍容华贵、有的穷困潦倒、有历尽风霜,无不形象传神,可谓呼之欲动啊!还有的手臂侧举高扬,有的手指随意点划,有的双手相搭做休闲状,有的甚至抓耳挠腮等等,喜怒哀乐近展眼前,万般表情尽显世间百态。群像所表现的情境和场景,正是对当时临济宗推行自由问答、论辩、开放式学禅方式的真实写照。各种造型达到了千人千面、千面千形、互不雷同、传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从拘谨到开放,从贵族化到世俗化,紧贴民生的动感艺术,多样化手印的造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鲜活效果。栩栩如生的精粹之作反映了唐宋时代写实主义的审美特征,同时也展示了传统的泥塑制作工艺塑艺精湛,是雕塑艺术中和珍品,也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遗产。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艺术大师刘海粟观后,挥笔写下“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也正因如此,使人不由地为明代学者王世祯那句:“灵岩是泰山背幽绝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之说而赞叹、而诚服。各位朋友如果目睹过这四十尊罗汉像,肯定会对这些惊人的艺术瑰宝留下深刻的记忆和美好的印象。
  在咱们中国流传着一句老话曰:“无塔不成寺。”作为四绝之首的灵岩寺更不例外。辟支塔是灵岩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它挺立于千佛殿的西北面。此塔为八角九层的楼阁式砖砌建筑,塔高54米,气势雄伟,造型美观,是典型的宋代风格。数里之外遥望极为壮观。登临其上,极目远眺可尽览灵岩风光。南宋文学家曾巩赞道:“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但由于时间紧,可惜无暇登塔观光,只能远观辟支塔秀丽雄伟、直冲天际的非凡气势。
  离开辟支塔,我们径直去了墓塔林,瞻仰了古墓的雄伟与壮观。这片幽深的墓塔林乃全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一处石砌塔林。林内陈列着从唐代到清代的167座墓塔,81块墓志铭。据说,有资格享用墓塔的都是德高望重且有一定地位的大师。塔座上那些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风格的雕饰更是让人拍手叫绝。走进墓塔林无疑是走进了一座展现历代雕刻流派的艺术的殿堂。历代能工巧匠们在这盈尺之石上运用浮雕、圆雕、平雕等不同技法,将人物、兽禽的追逐、嬉戏、打斗的场面刻划得生动传神、维妙维肖。墓塔数量之多,年代之久,造型之美,在中国塔林中实属罕见。1982年被国务院誉为“露天的石刻博物馆”。观后方知:千年古刹,堪为第一,果然名不虚传啊!
  灵岩寺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积淀的底蕴,而且还素有“灵岩奇异出尘寰,压尽江南万重山”的美誉,它以千古流传的独特神韵,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赏识。朋友,热情欢迎你来此共睹千年古刹的美妙与精彩,一同领略灵山秀水的自然纯情,一同体验“拂却红尘上翠微”的空灵与飘逸吧!
          【作于2010年6月28日】

                    欢迎光临谊之长玉作品集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春之霓虹
发表人邮件:325823485@qq.com发表时间:2010-7-2 11:51:00
我也随着妹妹的美文到灵岩神游了一番,有机会一定亲眼去看看!问好长玉妹妹!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