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海缘梦 >> 文章连载 >> 和平年代军中的好连长杨玉洪(之三)
    
  双击自动滚屏  
和平年代军中的好连长杨玉洪(之三)

发表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出处:原创  作者:琼阁湘俊  本页面已被访问 4520 次



 

   [报告文学]

和平年代军中的好连长----杨玉洪(之三)  


 

七、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杨连长多次反复在大会上,对指战员们讲:“连队就是一个大家庭,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坚决反对,大手大脚的铺张浪费。”在他的倡导下,全连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那时,每个班都有一个“百宝箱”,这是十连的老传统。战士们把在工地上,捡到的螺钉、螺帽、垫片、钢钉、风钻及其它设备配件等,都放到“百宝箱”里,施工中一旦有需要的地方,就从“百宝箱”里去找,并互通有无。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有时候还真能解决施工中的大问题。

打风钻用的钻头最容易钝,中长钎子杆最容易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就拿回来,让烘炉班给打磨、效正和淬 火;施工中的风钻、矿车、装渣机等设备,随时出现故障,随时让钳工、焊工或电工修理;有些设备的零部件坏了,就让车工给加工。这种修理是无限的循环,好些工具和设备早已超过了报废期,可是大家还是舍不得扔掉,继续修理,能用则用。仅这一项,到底为国家节约了多少资金,谁也没有去计算过。

连队长期在井下施工,一年四季都要穿棉工服,而且是两年发一套,战友们的工服每天都是湿透了的,冬天是进坑一身水、出坑一身冰,工服天天需要让太阳晒或用火烤,加上干活时磨蹭严重,刚发的新棉工服,穿不到半年,就破的不象样了。在这种情况下,杨连长带头缝补工服,每套工服上下,少则是二三十个补丁,多则是四五十个补丁,往往是补丁上再加补丁。战友们看到杨连长都这样做,还能有什么话可说的呢?都跟着效仿。

施工部队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家劳动强度大吃得多。为了弥补战友们伙食费不足的问题,杨连长发动全连同志利用倒休时间,在营房周围种菜,每班都有完成的具体指标。他带领连部的同志种菜,年年都超额完成任务。连部种的白菜最大的一棵达19斤;十三班种的东瓜,最大的一个达89斤;三班种的南瓜,最大的一个达46斤。这些事在我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还记忆犹新。

连队在祁连山西沟时,山上的干皮柴多,杨连长就经常利用倒休时间到山上去拾柴。在他的感召下,战友们也跟着效仿。久而久之,近处的皮柴拾光了,就到远处去拾,后来大家还跑到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拾。

七十年代,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物资供应严重不足,连队最缺的是油和肉。因为缺油葷,绝大部分战友都营养不良,有的身体消瘦,有的出现浮肿,有的还得了夜盲症。为了改善战友们的生活,杨连长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养猪。燃料不够,他发动大家上山拾皮柴(以上已提到);饲料不够,他发大家利用倒休时间到野外去打猪草,并身体力行;人手不够,他发动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去帮忙,有时他还亲自去喂猪。那时,连队基本上每个月要宰上两头猪,平均每年要宰上三十来头猪。兄弟连队的好些战士,得知这一情况后,都馋的流哈喇水。曾有羡慕者说:“看看人家十连多好,大块吃肉,痛快干活。”在那个年代,战友们哪怕只有一次,能吃上大块肉,这可是一种极好极美的享受。曾记得,当时最重的一头肥猪,毛重达395。辽宁籍饲养员小王,多次受到连营通报嘉奖。

 

八、对待战友,亲如兄弟

 

自古以来,凡是能打胜仗的将帅们,都是爱兵如子的典范。杨连长虽然不是什么将帅,但他知深其中的道理,对待战友亲如兄弟。

那时十连党支部,有一条“三必看、四必谈”的政治工作制度,杨连长是落实得最好的一个,也是与战友们感情最融洽的一个。全连每一个战友,本人是什么情况,家庭是什么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一旦有空,他就要到各班排宿舍去转转,同战友们聊天,谈笑风生,笑容满面;节假日里,他经常和战友们在一起,下军棋、扳手腕和摔跤、拔河。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家长,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好战友。

三必看。战友们的家属来队探亲时,必须到住所去看望;战友们因伤或因病住院时,必须前去卫生队或医院看望;战友们探亲归队后,必须要到住所去看望。

四必谈。每当施工发生工伤事故,战友们出现思想情绪波动时,要分别到住所找大家谈心;每当干部转业、战士复员时,要分别找大家谈心;每当战士们犯了错误或受到处分时,分别要到住所找他们谈心;每当战士们家中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和家人病重或病故时,要分别到住所找他们谈心。

一次河南籍战士小张家里受到严重水灾,还有一次安徽籍战士小王家里受到严重火灾,杨连长和指导员张政海一起,用自己的钱分别给他们家中寄去慰问金,并发动全连指战员给他们捐款,使他们非常感动,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一次杨连长下班后,从卫生员那里得知,十四班的新兵小杨发高烧,他顾不上休息就前去看望。当得知小杨已经一天没有吃饭时,他马上到炊事班亲自为小杨做病号饭,并送到小杨的床头,等小杨吃完可口的饭菜后,他才带着笑容离开。事后小杨说:“从小到大,我爸爸都没有这样体贴过我。”

一天晚上深夜,杨连长在查岗时,发现九班有人在“哎哟、哎哟”地哼哼,进屋一看原来是九班长。他马上找卫生员给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九班长在前几天的施工中,右脚背被石头砸伤,此刻伤口已经严重化脓,整只脚都红肿,体内有高烧。于是,他马上安排人,把九班长送到团卫生队医治。第二天,医生给杨连长打来电话说,这个班长如果再晚送一天,那就很有得败血症的可能。九班长伤未痊愈就出了院,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施工,年底荣立三等功。

那时,我连住地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包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每当老工人和战友们的家属来队探亲时,都没有住的地方。问题虽小,可影响很大。杨连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就想办法,从工程上挤出一些材料,又盖起了两栋平房,共16个房间,做为家属接待所。别看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解决了战友们,自身克服不了的大难题。大家说:“杨连长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不少兄弟连队的战友们,看到这一情况后,都羡慕不已。

类似以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只捡了最主要的说。当年,为什么十连的士气那么高涨,战斗力那么强悍,这与杨连长的爱兵有方,也是分不开的。

 

九、刻苦学习,谦虚谨慎

 

杨玉洪同志参军时,才高小文化,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从战士、副班长、班长等一系列阶梯,升任到中校参谋长这个位置,这与他的刻苦学习,谦虚谨慎是分不开的。

在当副连长时,他在日记里这样写到:一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力争达到初中毕业的语文水平;二要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力争达到技术员的水平;三要认真学习兄弟连队的好方法、好经验,力争达到和超过他们的管理水平;四要认真学习上级首长的指挥和管理才能,争做领导欣赏、群众拥护的好干部。这四点就是他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他不但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比如,连队打竖井时,在西沟是由下往上打;在西直门是由上往下打。每次当技术员拿回施工图纸时,主视图、侧视图、剖视图等一大堆,怎么看也看不明白。于是他就不耻下问,虚心向连里的技术员们请教,白天黑夜都爬在桌上看图纸上,一点一滴地慢慢啃,每搞懂一点都记到笔记本上,并反复记在脑海里。施工还没有开始,他就把有关施工的内容全部搞懂和吃透了。

一次在全团大会上,团政委表扬他说:“别看杨玉洪同志,只有高小文化,可他是个活图纸,全团以前干过的平井、竖井和斜井图纸,没有他不精通的。我号召全团所有的基层指挥员们,都要学习他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那时,我看这些图纸,好象在看天书,一窍不通。如果不是刻苦钻研的人,那是不可能达到精通这种程度的。后来他在任团参谋长时,被保送到师部某培训机构脱产学习一年,经过他的刻苦学习和正规考核,晋升为九级工程师。 

每当某项工程峻工或年底评功评奖时,大家都提名给他记功或嘉奖,可杨连长总说:“连队需要评功评奖的人很多,而名额很有限,还是把功劳让给班排的同志们吧。我是一连之长,多做点工作是应该的。”就这样他到底让了多少评功评奖的机会,现在谁也记不清了。以上说的他四次立功和二十多次受奖,全都是营团师党委,直接戴帽下的文件。那时十连人,从来就没有因为评功评奖,而闹过情绪或矛盾。

有些班排长或战士,在与兄弟连队的老乡们一起聚会时,总以十连所取得的成绩或荣誉炫耀和显摆。杨连长听到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多次在全连大会上,告诫大家:“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同志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久而久之,不少兄弟连队的战友们说:“十连人不但能干,而且一个个都很谦虚。”

 

曾有战友向我建议,让我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改为《和平时代军中的英雄》。我想,英雄这个称呼,可不是我这个层面能提的事。除非是有相当,高级别的领导或组织,才能提出英雄这样的称号。但是,杨连长在我们十连人的心中,早就是英雄了,只是他这个英雄,在国内不出名而已,算是个无名英雄吧。

想当年,十连的战友们,个个都是功臣好汉,没有一个孬种软蛋。杨连长也只是当年连队中,一个优秀的代表或缩影。象他这样的先进事迹,比比皆是,不枚胜举。

如:指导员张政海,副指导员杨跃辉,副连长张福全、冯思孝,技术员张明川、李忠心,一排长杨润生,二排长闫发运,三排长周德荣、郑茂源(后),四排长李忠让,五排长(代)张战锋,成本核算员尹佑民,班长王玉寿、廖少成、李西海、边祖国,二等功荣立者志愿兵杨得成,三等功荣立者志愿兵张志柱、刘吉林,卫生员马国英,通信员裴善新,饲养员小王,老工人郑春生、瞿贵,工改兵张秀海、李连发,等等。在他们身上,个个都有很多值得,大写特写的精彩故事。十连之所以被大家称为“红十连”,是因为由许许多多,象杨连长这样的功臣和好汉所组成。

当年,有一件令兄弟连队,最为羡慕的事,就是十连出人才,团里的好些干部,都是从十连提拔起来的。三十多年里,曾先后从十连成长起来的干部,团职5人,营职10多人,排连职30多人。杨连长就是在十连成长,后陆续升任为副营长、营长和团参谋长的。这也是被大家称为红十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从学徒工成长起来的十连老连长,后升任团长的丁彦富;时任政治处主任、后升任团长的王连根;时任三营营长,后任团参谋长的王志和;时任三营教导员的张庆玉;时任三营副营长的董晓玉,等领导。也都是国家和平建设时期,军中的功臣和好汉。他们的动人故事,同样值得大写特写。

我本人就是在红十连成长,并走出去的干部。从1982年底,我转业到地方后,在整整三十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困苦,只要一想起在十连的那段日子,想起杨连长和战友们的先进事迹,什么也就不觉得不难了,什么也困难也都能克服。曾荣立二等功,还荣获省级先进个人等。是杨连长和十连的战友们,给了我智慧、精神、力量、方法、经验和优良传统。这些就是我在部队,所获得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文章,虽然是在写杨连长的事迹,也是在写十连的功绩,同样也折射出十一团、二师和整个兵种的光辉形象。那时,我们部队就是,在这种艰苦、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全兵种数十万指战员们,都为国家的基本建设,曾做出过永不磨灭的功勋。

九十年代末,因国家大裁军,基建工程兵的番号虽然被保留,但数十万部队,在短期内,多数被解散,少数被编入武警黄金部队,其工作性质仍然是搞施工建设和黄金勘探。我写的这篇文章,是对原基建工程兵中,一个典型人物和若干精彩片段的回忆与展现,更多的是对原老部队,那种军营生活中,一种极为深刻的怀念和留恋。

红十连万岁!

战友们万岁!

基建工程兵万岁!

2012107 

  注:此文已由杨玉洪同志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作者:琼阁湘俊  编辑:水中月

                    

                我们家人的心声和感想

杨玉洪之女:杨    霞

 

李叔叔写的这篇《报告文学》,在网上公开发表已经有一周了。他在第一时间,就把网址复制给我们,让我们全家人看。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并不是我们家人,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没有任何的感概和反响。而是在反复考虑和酝酿,怎样才能表达出我们家人的心声和感想。

一、惊诧与心酸。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家人的感觉首先有两点:一是非常惊诧。我们与父亲共同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从来就不给我们讲,过去他在部队期间,立过多少次功,得过多少次奖,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经历过多少次危险;总是给家人报喜不报忧,生怕家人为他担惊受怕。在我们的记忆中,只知道父亲是个好军人好干部,是个顾不上家的工作狂,是个不怕死的拼命三郞。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家人感到非常地惊诧,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原来我们的父辈们,当年就是在那种,危险的环境下工作,艰苦的条件下生活,过着那种苦不堪言的日子,还有着那样一幕幕精彩感人的故事,曾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过那么多突出的贡献。二是十分心酸。当看到文章中那些,危险的场面,艰难的事件,困苦的事例时,我们家人都感到十分地心酸,心里面有那么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二、朴素与真实。这篇《报告文学》,没有采用过多华丽的辞藻和语句,李叔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个精彩的场面、动人故事和细腻的情节。他写好初稿后就发给我们看,后来每大修改一次再发给我们看。

在李叔起草这篇文章时,他多次和父亲通话,还和其他好些老战友通话,反复询问有关情节、核对有关事例和数据。初稿完成以后,再次发给父亲审阅。我们曾问父亲,这篇文章中的每一个事例和故事都是真的吗?父亲说,你李叔在文章里所写的,都是些朴朴素素、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那时,红十连的突出功绩,就象文章中写的那样,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荣誉和成绩属于大家,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也只是红十连的一个普通代表而已……

想当年,李叔与父亲是同在一个战壕里,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亲密战友,既是见证人,也是当事人。所以,他写这篇文章,才是最有发言权,最有说服力的。

三、继承与发扬。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对我们家人的教育很深,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和传统教育课。今后,我们这些后辈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父辈们的好思想、好精神、好作风、好干劲和好传统,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给父辈们的脸上增光添彩。

四、感激与关注。据李叔讲,他在写这篇文章时,前后用了近20天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向父亲和老战友们询问和核对素材上了;中秋节和十一放了八天假,他都在办公室撰写和反复修改这篇文章。可见他是很用心、很认真在写这篇文章的。他在文章的前言部分说:“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以供大家阅览……现将他(指父亲)的有关先进事迹,展现给大家。让大家也知道和认识,这位国家和平建设时期的好汉和功臣。”李叔把写这篇文章,没有当成是包袱和累赘,而是当做一项责任和义务来完成,他不但要写,而且要写好写到位,洋洋洒洒三大篇,共17100多字。对此,我们全家深表感谢!

尤其是水中月阿姨,在编辑这篇文章时,用了两个晚上和一个半天,前后花了15个多小时。据李叔对我们讲,文章第一次编辑好了以后,她感到不满意,又推翻重来,编辑了第二次。后来又进行了一些修改,仅帖子的音乐就更换了四次,直到她和李叔都满意为止。这一期间她家正好乔迁新居,连自己家里的事都顾不过来,全心全意为编辑好这篇文章,页面新颖,音乐动听。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为此,特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还有很多网友,在李叔的这篇文章公开发表以后,分别在文章下留言和评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在此,我们全家人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公开发到网站上的文章,是长期性的,前几天我们对大家 的留言和评论很关注,以后我们将继续给予关注。

谢谢大家!

20121015 

 






  双击自动滚屏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