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笑论人生 >> 领导者应锤炼五种素质(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领导者应锤炼五种素质(刘选启)

发表日期:2013年7月10日  出处:原创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4545 次

 

领导者应锤炼五种素质

作者:刘选启

编辑:心缘之恋

经常阅读传统经典著作的同志,就不会不知道《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其军事思想不仅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他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选拔将帅的五条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既是我们人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尤其对于领导者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今天,重读《孙子兵法》,它启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者要完成带领嗣袢褐诮ㄉ栌兄泄厣缁嶂饕澹迪秩嫘】的勘甑氖姑鸵欢咸岣咦陨硭刂剩晌判愕摹爸辛黜浦薄⒑细竦拇啡恕?/SPAN>

“智”。孙子把“智”放在五项素质的第一位,表明了他对将帅,即领导者智谋才能的高度重视。智,就是知也,聪明、智慧、见识,有智之人见识广博、才华横溢。一个“贤将”必须深刻掌握对于关系全局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孙子强调:“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可见,孙子认为将帅必须有能力灵活处置复杂的、易变的、矛盾的战场情况,对于整个作战过程要善于分析判断,考虑利害得失,定下正确的战略。另外,作为优秀将帅还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周密的谋划预测能力。“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领导者一般也是比较有智的人,因为优秀出众,所以才能走上领导岗位,担负着重要责任,出主意、用干部、做决策,应该懂得和追求真正的一生的大智,那就是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真心为民。但我们有些干部在得到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成为有一定权力的领导者之后,往往经受不住考验,忽视自身的改造和素质的提高,上级文件指示不好好学,传统文化经典不挤时间读,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及时去总结提炼,结果是道理讲不明白,工作做不到点子上,矛盾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不是在那里忠实地履行使命,而是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有的甚至走上一条“不归路”。这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利令智昏,让名利蒙蔽了双眼和心智,最后也毁了自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信”。《说文》中说:“信,诚也。”信,是诚信之意。《孙子兵法》中的“信”本义为真心诚意,一般理解为赏罚有信,也可以理解为信任同事、下属,信任群众。可见,“信”既是领导者自身的特质,又是在激励过程中所掌握的原则方法。它是指相信且敢于托付下属,使之放弃戒备的心理诚心愉快地接受某项工作的心理状态。通过信任激励就可以使下属产生荣誉感,增强责任心,激发事业心。作为领导者,必须恪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以取信于民。中国古代的“兵圣”孙子是这样要求将帅的,就是今天的领袖人物也是这样强调的。如,英国管理学家罗杰·福尔克说过:“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一个讲信用、守信用的领导者,必然是一言九鼎、言而有信、待人以诚,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所做出的决策意图与计划才会更快速、更有效地得以贯彻执行,达成既定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给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的干部说做不一,言行相悖,特别是台上讲的和底下做的不一样,要求别人严,对自己松等,损害了领导者的形象,在群众中的诚信有所降低,群众对此是有些议论和反映的,值得我们引起警醒。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获得“信”呢?《孙子兵法》中说,将帅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简而言之,就是说领导者应该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领导者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己,那就不愁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仁”。仁,是仁慈、关爱的意思。无论古今中外,那些千古流芳、成就伟业之人,都是心怀仁慈和悲悯之心的。《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下畏危。”可见,孙子认为民众与国君意愿一致,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就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保证战争赢得胜利。“上下同欲者胜”也阐明同样的道理:下层的民众和上层的君主、将帅,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是战争取胜的保证。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领导者,要把这种仁爱之心贯穿到自己的整个人生当中。“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用仁爱对待下属,大家同甘苦、共患难、齐拼搏,同心合力实现工作目标。对待人民群众也用仁爱之心,工作才更会体现出价值和意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心为民的领导者绝不是无能之辈。如何才能“上下同欲,共赴生死”,孙子告诉将帅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为“仁”。《孙子兵法》中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意思是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这是孙子对将帅的“仁”具体的诠释和注脚。当将帅以极其宽阔仁慈的胸怀对待士卒时,士卒在交战中能不全力拼搏吗?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根基、力量之源。今天,如果我们的领导者也能做到与人民群众一起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把群众当亲人,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那还有什么矛盾困难克服不了,还有什么任务完成不了,还有什么目标不能达到?

 “勇”。勇,是勇敢、果断的意思。孙子认为勇敢果断是将帅必备的性格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就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表现为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和整体性。特定的性格特征决定了领导者的决策是否果断、坚定。《孙子兵法》中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意思是将帅要处事沉着老练,解决矛盾要公平合理,不带感情色彩,不喜怒形于色。这就是指领导者不仅要勇敢果断,而且应具备沉着冷静、稳健的性格和公正严明的、雷厉风行的个性持征。孙子还告诫将帅:“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中,将帅的思想意志、气质和性格上的缺陷,常可成为对方“攻心”的缺口。因此,古今军事家都非常强调指挥员的思想品德和气质性格的修养,谨防由于忿怒而迸发出的头脑发热,导致鲁莽行为。同样,诸葛亮在识人“七观”中说:“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领导者能独当一面、迎难而上,在危急关头做出决策。作为领导者,就要有这种不畏惧、不退宿的气魄,在工作中有勇气,有胆量,有魄力,敢想,敢说,敢干,敢创新,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敢于作出重大决策,敢于承担重大责任,紧要关头,当机立断,不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贻误我们的事业。现在,我们有个别领导者却不是这样,而是“怕”字当头,遇到矛盾就想推,遇到困难就想躲,甚至连群众都不敢面对,更不用说敢于坚持原则,同一切错误和邪恶作坚决的斗争了,真是与“勇”的要求相去甚远,在群众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和威信,就显而易见了。

 “严”。严,是严明的意思。管理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要有严明的纪律,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上严格要求,不能松松垮垮、一盘撒沙。严明的纪律来源于严明的执行,对违反纪律的现象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严”还有赏罚分明的意思,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铁面无私。否则,领导就没有权威,落实就没有效率。孙子强调对待士兵要“仁”,但是关怀和爱护都要适度,假若对士兵过分厚养,一味溺爱,违反了纪律也不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他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非常重视将帅带兵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孙子兵法》中说:“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这就是说,主将软弱而又缺乏威严,训练教育不明,吏卒无所遵循,布阵杂乱无章,叫做“乱”,“乱”者必败;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就有了取胜的把握。在现代社会实践活动中,领导者还要善于从实行科学的严格管理,向感情管理、重在激励的人本管理过渡,注意二者的结合。可惜的是,现在有些领导缺乏应有的刚性,对错误的人和事不敢批评,担心影响自己的升迁和荣誉。很显然,这是典型的对事业、对同志不负责任的表现,拟或是自身有问题,“屁股不干净”怕引火烧身,而不敢理直气壮地去抵制错误的倾向,严格批评、教育和处理有缺点错误的人和事。另外,我们今天讲“严”,还应当包含领导者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身边人,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树立威信,让群众和下属心悦诚服。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和你“与之度难关、赴生死”,完成目标任务。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