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编:谊之长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集中了诸葛亮毕生经历最精炼的总结。他用双重否定来代替一个肯定,强烈而委婉的语气,有力地强调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无限期望之情,意味深长。通俗地说:不清心寡欲地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些,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恬静地将心沉静下来,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全神贯注地刻苦学习。这个闪烁智慧火花的名言警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激励和鞭策着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积极进取。人世间有多少人为争名夺利而失志,因目光短浅而折翅。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还应有不在乎得失和成败的勇气。宠辱心不惊,得失皆淡然,方能达观进取,笑对人生。 “淡泊”即恬淡,指不追名逐利,生活俭朴,直面现状,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计较个人恩怨与得失的宽广胸襟。它像山涧潺潺的溪流般清澈,又似缕缕清淡的花香般飘逸。它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明镜,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淡泊不是平庸,而是于沉静中孕育着明天的辉煌。淡泊能抚慰、净化、沉静人的灵魂,使人心无旁骛地去勇攀高峰。“宁静”即安宁,指心情安定恬静,雍容自若,豁达潇洒,成熟稳健。它像温润如玉的玲珑女子般晶莹剔透,又似坚毅如山的男子一样成熟稳重。它能使迷茫的人走出心灵的困境,它能使浮躁的心抛弃一切世俗杂念的羁绊,回归自然,内心的宁静会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澄明,心境更加明朗,意志更加坚定。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许多淡泊宁静的事例,那平凡而又伟大之举,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神韵,质朴而持久。“贪欲之人,无有厌足。 ”(弘一大师《修行法语》)。其意为: 贪财、权欲和虚荣心,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将深陷迷茫的人折磨的人痛苦不堪。当代大学者《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他不仅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还拒绝了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特邀,他不为每周只需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就付给16万美元的酬金而心动,也不为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的特优待遇而忘记自己坚守的理念。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出自《论语·雍也》)。凭着这种自得其乐的淡泊心境,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达到了乐在其中的最高境界。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在闲适与宁静中,体验着那种置身于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潇洒与飘逸,于是才流传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本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说明他用墨汁画的梅花,不是为了让别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间。诗人借素洁的墨梅为喻,抒情言志,颂扬了人的高风亮节。此寓意深刻的诗句也真切地体现着一种淡泊的心境。
淡泊还应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守住孤独就等于守住了幸福,耐得住寂寞才不会迷失自己。为追求心中的光明,我们理应坚守自己的信念,更应有从容自若的淡定。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植树的人》,故事讲述了一位离群索居的牧羊人,置身于荒无人烟之地,每天和树相依为命,他立志要改变荒凉的现实,无怨无悔地辛勤耕耘。他寄情于树,用心灵悟语与树促膝谈心,在每棵树上都寄托着他的情感和希望,每当他种下一棵树,仿佛就感到自己在世间又多了一位亲人。苍天不负苦心人,有志者必能事竟成。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当他身陷困境之时,或许也曾有过悲观、失望、恐惧、迷茫……,但当他意识到舒适的生活环境已被残酷的现实所替代后,却能用一颗平静、淡泊的心去坦然接受、去努力适应、去极力改造环境,他在孤寂探索中从荆棘丛生中踏出一条光明之路,他用震撼人心的力量战胜了严峻的生存考验,走出了艰难的困境,赢得了春光明媚的人生,从而领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人生真谛。 只有安于淡泊,才能体会出“宁静致远”的超然;只有不求闻达,才能懂得“宠辱不惊”的洒脱。自然界中那沉稳的山,灵动的水,以及那默默无闻的小草等,它们的身上都显示出一种特殊的素质,即从它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用心感悟到,非凡的气质无不彰显着一种淡泊的心境。让我们守住心中的纯净,始终保持一种心如止水的超然心境,贴近自然,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的绿洲、一方精神的净土,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不为成败所恼。平和的心是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若想实现鸿鹄之志,就应驱除心中的杂念,保持赤子之心的无瑕,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方能成大器、攀高峰! 【作于2010年1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