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心关注 >> 作者原创 >> 报告文学 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
    
  双击自动滚屏  
报告文学 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

发表日期:2012年9月17日  出处:自创  作者:心路  本页面已被访问 3426 次


Deer


报告文学

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

---延安市再造秀美山川工程巡礼

作者:心路

编辑:心缘之恋

 
Divider


延安,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七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革命的大后方。在这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新中国的诞生,延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那场红色革命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影响是深远的。六十多年后,在同一块土地上,又掀起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革命来,红色革命是以推翻国民党发动统治为目的,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而这场绿色革命以建设山川秀美为目的,经过十年的努力,竟获得胜利,而这个胜利的意义,将与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能同日而语!     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北是英明决策。我们穿行在延安的生态邃道,看到这样的画面:上古时,包括延安在内的陕北地区气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茂密,草地广阔。这里宜渔宜猎,宜农宜牧,曾经是人类理想的生息繁衍之地。延安更是“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繁荣富庶之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了盛唐时期陕甘地区“闾闾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如陇右。”的盛况。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上古时期延安全区的林草面积达到34000平方千米。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长期在这里生活生产,创造了繁盛的农耕文明。

然而,数百年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更加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延安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

1998年,江泽民同志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森林所维护的良好生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山川秀美的标志。失去森林,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的意义绝不亚于经济建设。以牺牲生态换取经济增长,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制造灾难,危害程度不亚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不重视生态建设,经济繁荣只能是暂时的,生态的破坏最终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再造秀美山川,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进入21世纪,人类已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能否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再造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认识决定干劲,力度决定成效。延安人民是怎么落实“再造山川秀美”号召的?时任延安市委书记的王侠同志曾铿锵有力的说,用再造山川秀美工作统领全市农村工作的全局,并在以后的几年里,在各届政府工作中以一贯之;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对山川秀美工程的工作视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工作意见和建议。时任吴起县委书记的郝飚同志提出,全县两年内完成退耕还林工作,并以可喜成绩回答了人们“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的疑惑,成为全国山川秀美工作的第一县。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那面猎猎红旗,映红了陕北的山,陕北的水,如今,以山变绿,水变清为目标的绿色革命,又一次使吴起成为全国的典型。1998年5月,吴起县委、县政府在回顾总结吴起县历史经验教训时达成共识:“要加快吴起发展,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吴起县是延安市降雨最少、生态环境最差的县,十几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先后培植8个产业均告失败,最后认定要搞生态)。所以果断确立并实施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 为基本内涵的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红色吴起”掀起一场以封禁造林为主题的“绿色革命”,开启了全国封山禁牧的先河。当年,全县淘汰散牧山羊23.8万只,实现了整体封山禁牧。

沿河湾镇位于安塞县城南部15公里处,与延安市府相衔接,杏延两河汇集流经,包茂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全镇总流域面积210.64平方公里,辖28个村,102个村民小组,3550户,17000人。2008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2亿元,人均纯收入4285元。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镇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54966亩(其中生态林45976.6亩,经济林8989.4亩),荒山荒坡造林38224亩,配套种草7812.5亩共涉及28个村,102个村民小组,3550户人,全镇林草覆盖率由99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62%)。

宝塔区川口乡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流域治理面积54000亩(其中生态林38094亩,经济林7641亩,种草2030亩,荒地造林6235亩),治理程度达76.4%。川口乡被省上确定为“陕西省退耕还林示范第一乡”。2002年7月16日,人民总理朱镕基、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临川口视察退耕还林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6年3月起,延川县贾家坪乡刘马家疙瘩村民刘世杰个人注册西安兴昌牧工商责任有限公司,采用“以面换地”方式将刘马家疙瘩村1.5万亩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具体由兴昌公司负责为全体村民提供三年的口粮(13岁以上每人每月30斤面粉,13岁以下每人每月20斤面粉),并代交全村三年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全体村民的1.5万亩山地交由兴昌公司退耕还林还草,土地使用年限为30年,首开延安退耕还林之先河。

韩振是金佛坪村卢角组村民小组长,他先把自家种的30亩山地,一次性全部退耕,按照作业设计要求,栽植上沙棘、刺槐、山杏、山桃等树种,做到退到位,栽植到位。身为村组干部他总怕群众说“自己都不退、还让我们退”。他带头落实政策给自家留了8亩川台地,在他宣传和带动下卢角组32户群众,到2008年底有28户群众一次性退耕到位,退耕亩数2689亩,占到总耕地的92%。

保安镇赵圪崂村植树造林先进个人鱼克明,1971年初中毕业后,当了民办教师,后来放弃了这份工作,回家承包了95亩荒山,决定要为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做项献。99年以来又遇退耕还林,退了40亩。

志丹县义正乡曹河村委会主任李秀,他是曹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兵。他除了自己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83.3亩退耕还林任务外,同时还指导、督促、帮助其他村民整地、挖坑、植苗共同完成好每一年度每一块退耕还林任务,动员全村村民完成退耕还林5690.6亩,自发造林栽植油松130多亩,完成荒山治理1800多亩,并对未造林的荒沟荒洼进行了封育管护。全村的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4%,提高达到89%。

科学实施,充分实践科学发展观。再造秀美山川,是治理沙灾、旱灾、水灾的根本措施,不仅涉及眼前利益,还涉及长远利益,不仅涉及生活问题,还涉及生存问题,不仅涉及当代,还涉及子孙后代。再造秀美山川,治理心腹之患,维护生态安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

1998年开始,全市全面展开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它含盖以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基本农田建设、舍伺养畜、移民搬迁等六大子工程在内。如果说延安再一次给国家、历史的贡献是森林和草地,而退耕十多年后的今天,勤劳勇敢的延安人民用辛劳的汗水和智慧,贡献给人类的是绿色,是生机,是宜居家园。

笔者走访了当年亲身参与这个工程决策、管理、实施的领导、干部群众,认真阅读了延安电视台编写的《口述退耕》,也去相关县区,相关典型人物处访谈,这个工程堪称建国以来最有意义、最富价值、最顺应民意的工程,它最大的贡献是为千秋万代留下绿色生态,留下山川秀美!

全体人民投入绿色革命旷古少有。在广大的白于山区,黄河沿岸,洛河流域、无定河、杏子河、延河流域立刻打响了改善生态、再造秀美山川的战役。这些区域内的人民积极参与了这场意义重大的绿色革命,通过推行荒山坡、滩涂、沟坝承包治理;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全市用了10年多的时间,已经拥有1000万亩造林种草成果面积。其中,退耕还林560万亩。在这中间走出吴起县吴起镇等十三个先进乡镇,吴起镇马家湾村马志宝等二十六户先进典型户。据统计,到2011年底,全市拥有林草2625万亩,从这样的数字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从山脚到山顶,由昔日养不住人的稀疏荘稼,变成了如今绿油油的林子。有一幅退耕前的卫星图片留住了当年的原貌,我市南部县区很形象的比喻,就是我市的半叶肺,整个北部呈现的是黄色的主基调,极象被癌化了的肝脏一样;而2011年卫星图片上再现的延安地貌是一片绿色的叶子,全市绿化工作被天际卫星所鸟瞰、所肯定。透过云图,我们似乎能清晰的看到人民群众在山川秀美工程中的主力军作用。那数以亿计的鱼鳞坑,无一不是农民一锨土、一锨土挖出来的;万万亿亿的树苗,无一不是农民用一瓢水、一瓢水浇灌起来的;整架山、整条沟、整面坡,无一不是农民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使其披上绿装的。这种信念坚如磐石,这种毅力泰山可撼,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感到人民的伟大。当年,这些山,这些沟,这些坡,无一不是游击的战场,在这里,红色的人民使敌人节节败退,并最终赶走了他们;今天,在相同的地点,红色人民的后代,仍然在这里摆开战场,他们的对手,不再是手握钢枪的敌人,而是恶劣的生态。今天的人民,通过愚公移山般的努力,硬是用双手绿化了陕北的山山峁峁,实现了数代人的夙愿: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延安也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这里又将推动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再次起到发祥地的作用。

绿色革命的成果与日同辉。到2008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82.1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71.78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占到全国的2.5%,全省的27%。2008年,国家林业局西北设计院对我市1999年到2003年度第一周期政策补助到期的173.98万亩退耕还林面积进行了阶段验收,共抽查83.83万亩,据反馈数据显示,面积保存、档案建设、抚育管护等各项指标均达99.9%,有半数以上的县相关指标达到100%,总体效果良好。延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十年退耕还林,延安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年径流量增加了100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45.5%,比1999年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据北京林业大学在吴起、安塞两县监测的结果显示,土壤年侵蚀摸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下降了1万吨。现在,延安的山山岭岭,郁郁葱葱,山川大地的基调已经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几代延安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是延安儿女用十多年心血和汗水换取的重大成果。

十年退耕还林,延安市争取到建国以来,国家对延安建设的最大一笔项目投资。据初步概算,按照目前的林种和政策,两个周期兑现完毕,延安将获得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17.7亿元(其中直接兑现农户100.5亿元,专项资金17.2亿元)。截止2008年底已给退耕户兑现补助金58亿元,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户均获得补助20312元,人均4650元。

十年退耕还林,延安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之初,市委就很快确定了以退耕还林工程统揽农村农业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在抓退耕的同时,市上抓住财政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狠抓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能源建设、封山禁牧、移民搬迁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全市新增基本农田76.6万亩,累计达到313 万亩,农民人均2.02亩;粮食总产连续几年保持70多万吨,同退耕前基本持平,实现了自给有余;新建苹果园面积92万亩,累计达到235.7万亩,总产量164.3万吨,年产值达35亿元元;建设蔬菜大棚8.2万座,总产61.2万吨,年产值达7.38亿元;建沼气池12.5万口,使农村近50万人口解决了能源问题;对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的2.7万户12万农村人口实行了移民搬迁,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对13.9万农村特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政策范围等。通过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了过去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把广大农民引向了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农村面貌也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加。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1元,较1998年退耕前的1356元,增加了2195元。退耕还林是建国以来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工程,也是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工程。

十年退耕还林,延安的政治地位又一次得以提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中、省领导对这项工程高度关注,全力支持,并对延安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2006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延安,深入延安市安塞县碟子沟亲临林地视察退耕还林,并嘱托我们“坚持不懈,巩固成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努力使延安的生态环境更好,山川更美。”2008年,总书记来安塞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安塞县林业局,总书记详细了解了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退耕还林、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情况后强调指出:“一定要把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好,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最后,总书记在调研时的讲话中再一次强调:“要重视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坚持生态优先,注重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同步、资源开发和富民产业发展同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资源持续利用、山川秀美、强县富民的奋斗目标”。全市干部群众深感亲切、倍受鼓舞。全国各地来延安考察参观的人们,亲眼目睹延安山川大地的变化,一个个为之震惊和欣喜。实施退耕还林,这场绿色革命又一次使延安的政治地位和知名度得以提升。

经验是苦干的结晶。据悉,十多年来,延安的退耕还林工作得到了中、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2005年9月在延安召开的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现场会上,把我市退耕还林的经验概括为“五个一”:一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有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三是落实了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沼气、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四是创造了一种好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五是体现了一种精神,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五条,正是我们延安面对生态考验,积极开展退耕还林种草的根本措施。

有人盛赞延安的山川秀美取得的成效,可见是眼见为实了。延安的老百姓也如是说,延安人民用血汗凝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我们就是要带头弘扬。过去,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今天的延安精神又让延安人民谱写了新的篇章!

Divider

 

心路文集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