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情怀 >> 情感人生 >>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冀中汉)
    
  双击自动滚屏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冀中汉)

发表日期:2014年2月21日  出处:原创  作者:冀中汉  本页面已被访问 1890 次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作者/编辑:冀中汉

 

 

 

 

去年暑假,到山西省太原市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顺便游览了山西的一些名胜,回来后,有感涂鸦了一组诗文,取名为《山西速写》。其中有两句曰“世遗平遥闻四海,大槐树下是祖乡。”。为此专门在本诗句下做了注解:“祖乡:听老人讲,明洪武年间,祖先奉旨从大槐树下迁居河北省冀中。”

小诗发表后,有本家乡亲打来电话,说祖先从大槐树下迁居河北省冀中不是在明洪武年间,而是在明永乐年间。对此,我专门查阅了本村乡亲刘岱先生主编的《xx村志》,证实的确如此。《xx村志》上明明白白地写明:“xx村由山西移民刘、王两户人家于1417年建村,至今已590年”(村志是2007年出版的,故说590年。按现在算起应该是建村596了)。《xx村志》还写道:xx村王氏族谱记载,始祖王仲礼有四子,世居山西洪洞县。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朝廷下旨,强令丁多田少的山西人,迁居至屡遭兵燹天灾之害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中原地区王仲礼一家也在强迁之列。为了保证其血脉能在祖籍延续,王仲礼请求官府准其和次子留居洪洞,其他儿子奉令迁移。这样,王仲礼的长子王思文、三子王思忠、四子王思义随移民大潮来到了河北安州一带。据说,三子王思忠到了任丘定居,长子王思文、四子王思义和同来的刘姓兄弟定居在xx县白洋淀南岸,建村xx,并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至今

明初朝廷为什么会强令山西人大规模移民到中原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灭亡后,元朝建立。在近百年的统治中,元朝统治者对农民进行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上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载见《明太祖实录》)。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爆发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此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面对农民的起义反抗,元军出其精锐,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在镇压中,元军及其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载见《元史.顺帝本纪》),使冀、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载见《明在祖实录》)。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结束了元末长年的兵灾,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元末和明初黄河和淮河多次泛滥,不但吞没了田园,甚至连村庄、城池也埯没于地下。在兵患和天灾中有侥幸不死者,也纷纷逃往外地,致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山西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说明当时山西比较安定,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史料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载见《明太祖实录》)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载见《明太祖实录》);“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载见《明太祖实录》)。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土地的大片荒芜,财政收入的剧减,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朱元璋以及他篡权的儿子朱棣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十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据《明实录》记载,自洪武二十一年至永乐十六年,先后至少有八次从山西向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移民。

这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了多个省份的数百个州县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处,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自然首当其冲。相传,当时洪洞城北一公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又是古来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这里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七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当地官府人员在树下为被移之民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按所去地点编队,然后发给一应物品。被迁者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总割不断故土之情,他们凝眸古槐,见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时能够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最好记的大槐树和上边的老鹳窝说:“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并对他们说:“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从这大槐树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彼此要互相照顾!”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始祖王仲礼的长子王思文、四子王思义定居在河北省xx县xx村后至今,已达597年,繁衍子孙也已达二十三代。

我的父亲1919年出生在xx村,因父母早逝、两个姐姐早嫁而成为孤儿,十来岁的时候被迫迁居xx县xx村投奔其舅舅,后在此娶妻生子定居。我父亲在世的时候,xx村还有他的两个叔伯侄子,也就是我的叔伯堂兄(我和这两位堂兄是一个曾祖父)。大叔伯侄子只比他小几岁,小叔伯侄子可能比他小十来岁。我小时候曾去过这两位堂兄家,我父亲在世时,这两个堂兄也偶尔来看看他;去世时,他们都来送葬,从此再没有见过他们,听说大堂兄也早已过世,二堂兄还健在。

我父亲在xx村王氏家谱中属于多少代,父亲生前没有给我们说过,估计他也不知道,当然我们这些生长在xx村外的王氏子孙更不知道属于多少代了。但是,我们都知道我父亲在xx村王氏家族中辈分很高。我小时候跟我父亲去xx村,亲眼看见许多一大把年纪的人喊我父亲“叔”、“爷”。我调到x城工作后不久,就认识了一个xx村很近(念“紧”,意为血脉比较近)的本家王法正,他比我年龄大二十多岁,但见了我必称“小叔”。每次我都不让他叫,他总是说一家子,不能乱了辈儿!

还有一个在青城做生意的xx村本家王宝林,四十来岁,开始一直叫我爷。其实,按辈分,他应该叫我太爷爷,因为他一直喊王法正为“法正爷”。法正叫我叔,宝林当然按辈称我太爷。不过,我后来叫宝林别喊我爷了,叫叔就可以了,都不在村里,叫什么都无所谓。

说到这个王法正,当年可是一个不寻常的人。王法正的父亲王鹤鸣烈士,八路军吕正操的部下,1939年在与日寇作战时牺牲,吕正操亲自签发的烈士证。王鹤鸣烈士牺牲后不久,王法正才出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王法正参军入伍,因根红苗正,又是烈士遗孤,被选调担任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的警卫员,身跨两把手枪,跟随并保卫刘亚楼,不离左右。王法正小时候聪明伶俐,在村里学会了翻筋斗等杂艺。当刘将军警卫员的时候,闲暇经常翻筋斗,被空政的一位领导看见了。这位领导推荐他参加全军业余文艺汇演,法正年轻单纯,不谙世道,央求刘亚楼批准他参加,没想到他这一去,再没有回到刘亚楼身边。从此,法正成了部队里一名杂技文艺工作者,先到了新疆军区,后调到内蒙古军区。不久转业,进入内蒙古杂技团。他的拿手把戏是高空飞车和腾跃,曾多次随团在国内外表演,被誉为“空中飞人”。杂技艺术,属于青春饭碗,随着年龄的增大,法正逐渐退出了杂技表演舞台,当了杂技团的副团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法正为了换取其长子调进杂技团,五十多岁便提前退休了。但现在x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只要提起王法正,都知道我这位草原上的“空中飞人”本家侄子。

王法正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杂技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操行端正为人忠厚的人。他是抗日烈士遗孤,担任过刘亚楼司令员的贴身警卫员,还担任过内蒙古杂技团副团长,但从不张扬,始终低调做人。因为是很近的本家,虽比我年长二十多岁,但比我小一辈儿,所以有时候我俩说起话来,我经常说他太“傻”,不该离开刘亚楼,否则,凭他的烈属身份以及他的机灵才智,在部队,怎么也得熬个团长师长的干干,何至于最后做了个清贫的所谓杂技艺术家。俗话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退休后的法正,昔日的光环已褪去。有时候我请人吃饭,经常叫上他。席间,法正给大家表演几个口技和魔术,不时给大家一些惊喜。

祖先王思文、王思义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河北省xx县xx村,其子孙后代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先辈勤劳勇敢、厚德载物之精神,耕读传家,人才辈出。远的不说,单说近现代,从xx村走出的王氏优秀儿女就有:晚清举人、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首届毕业生、北京市第四中学创办人王道元,白洋淀地区最早的中共党员、曾任保东特委负责人的王家骥(高蠡暴动后牺牲),八路军冀中军区供给部长、共和国部长王文波,八路军小战士、抗战时延安中国医大毕业生、毛泽东保健医生、集医生画家作家于一身的王鹤滨博士(鹤滨1957年在苏联取得医学博士,2010年笔者写有《我的本家曾是毛泽东保健医生》一文发表),我的近本家、我父亲的发小远房侄子、冀中最早八路军战士、建国后东北某军分区司令员王宪周(王宪周1976年主动请求解甲归田,回到xx村当了一位农民、村支书,当时轰动一时,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亲自接见并勉励,中央、河北省各大媒体时是隆重报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拍摄纪录片,在全国放映。宪周与家父同庚,却小一辈儿,又是当家子,从小与家父一起玩耍,家父称之为傻宪。抗战期间,宪周当了八路军军官,曾骑马专程到xx村看望家父。解甲归田后,又两次专程到xx村看望家父,家父也曾几次到xx村看望他。十分可惜的是,我因在外工作,未曾见到这位本家兄长王宪周将军。后来,宪周在村里呆不下去了,在保定干休所憋屈而终。)------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一首流传数百年的民谣,道出了山西移民后裔对祖乡的一片深情,而那棵洪洞县大槐树及树上的老鸹窝,也就成为了晋外乡民们在心目中记忆最深的东西了,并此后代代相传。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温情无忌
发表人邮件:dahua8888888@163.com发表时间:2014-2-21 14:31:00
问好,冀中汉朋友。许久不见,今连续拜读大作数篇,犹感亲切。你的真情实感通过严谨文风的表述,颇能给读者留下通俗易懂、言之有物、值得回味的感受。顺祝马年吉祥如愿!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