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缘心曲 >> 谈笑风声 >> 网评写作五技巧
    
  双击自动滚屏  
网评写作五技巧

发表日期:2016年3月19日  出处:原创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2697 次

网评写作五技巧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大量增加,网络舆论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网络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舆论的阵地,成为人们探求信息、直白观点、表达诉求的最佳交流平台。网络评论是继报纸、电台新闻评论之后的又一媒介评论方式,是党和政府又一强大的“新闻喉舌”,号称“第四媒体”。作为网评员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认真扎实地写好网评文章,从而为引导舆论、释疑解惑、传递正能量、抨击歪风邪气做出积极贡献。结合个人多年来写网评的经历,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这就是“针对问题想观点、结合实际谈感受、增加含量用经典、面向读者进良言、要想命中抢在先”

针对问题想观点

网评,就是针对某一事件、某一倾向和某一言论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评论,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观点和倾向性。所以,网评,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有见识、有思想、有观点。通过这些思想观点给人们传递一种导向,阐明一种道理,解释一种疑惑,简言之,就是要明确地告诉人们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让人们看了以后能顿悟,有启示,从而对人、言和事有一个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起到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那么,网评的思想观点究竟从哪里来呢?我感到就应该从对事物、问题和言论的客观辩证地分析和思考中来,或者说是源于对社会实践、问题的认识。比如,2014年春节前几天,我们几个“业余评论员”在QQ里与编辑聊起过新的话题,大家都有一种感觉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而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编辑就约大家在网上讨论一下有关“年味”的问题。当时我想,每年春节时报纸、网络都要少不了这样的言论,但大多考虑的是“年味”的“浓”与“淡”,而很少涉及“味”与“情”的问题。由此我得到启发,就写了一篇题为《简约过新年,味淡“情”不淡》的评论。因为标题紧扣八项规定、艰苦奋斗的要求,过年可以简约、节约,但过年的传统情、亲情、友情、民情不能淡了,应该更加浓厚,更加有情!自然稿子很快就被采用,还放在了重要位置。还比如,针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父母与子女在微信聊天上相互缺乏信任和作风建设如何巩固提高的问题,分别思考提炼出《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父母不当“微间谍”,子女不设“防火墙”》《内心里坚守,行为上把控》的题目,因为这些观点紧扣问题、思想明确、方法具体,当然会受到编辑的青睐,采用也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针对问题思考提炼思想观点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脱离不了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更离不开人们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存有疑惑,或有认识偏差,需要进行引导、辨析和说明,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钥匙,凝聚起积极向上的智慧和力量,那么思想观点就没有白提炼,网评也就没有白发表。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许多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都是在日积月累、冥思苦想中闪现、捕捉、提炼和获得的,的确是“没有一夜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结合实际谈感受

网评切忌脱离实际,泛泛而谈,在文字的花哨上弯弯绕,而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谈真实的感受,敢于讲真话,说实话,勇于弘扬正气,抨击歪风邪气,让读者感觉到自己就是这样想的,就是没有表达出来,看了以后很“解渴”,获得一些联想与启迪。中央曾经对新闻报道提出了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这就为我们写好网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网评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三贴近” “三服务”的要求自然也是应有之义,必须认真遵循而不违背。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具有时代气息、鲜明导向和新颖活泼的网评文章。

结合社会实际谈感受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有着许许多多新人、新事、新问题、新经验、新思潮乃至新时尚,需要加以说明,讲清缘由,阐明道理,给予引导。比如,2013年平顶山市把“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确定为平顶山精神向全社会公布后,在市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如何学习弘扬平顶山精神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需要引导。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重在把城市精神化为自学行动》评论,谈了个人的感受:“学习弘扬平顶山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关键在实践,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变成精神动力和工作干劲;注重在日积月累,点滴养成,形成常态,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结合思想实际谈感受。比如,现在人们都感到社会关系复杂,人际交往不好把握,弄不好会受到牵连,影响成长进步,有些无所适从,心有余悸。我就此写了一篇《建立健康纯洁的人际交往圈》,谈了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我们要严守纪律和规矩,不结党营私,搞团团伙伙,而应该建立新型健康、纯洁向上的学习圈、工作圈、群众圈、文化圈和健康圈”,并对每一个圈作了一些具体的阐述,帮助人们祛除许多因交往不慎而徒增的麻烦与烦恼,保持一种清闲自在、悠然自得和健康向上的心境。

结合工作实际谈感受。工作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也是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然而在反“四风”中一些同志开始束手束脚,无所适从,既不注重学习,提高适应岗位的素质,又不敢大胆工作,争创一流业绩。为此,我写了一篇《加强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体会,从“在减少应酬中学、在落实工作中学、在联系群众中学、在主动参与中学、在总结反思中学”五个方面,谈了一些经历和感受,引导大家越是在任务重、要求严的情况下,越是要注重学习,努力工作,不然我们真的要落后于形势,群众也会瞧不起我们的。

增加含量用经典

网评不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也没有必要刻意要当作文学作品来经营。因此,以观点为主帅,以言辞来阐述,这个主次关系不能搞颠倒了。但这并不是说,网评就一定要排斥文化的拓展。无论阐述政策、评议时事,还是针砭时弊、鼓荡新潮,都应该讲究文章的可读性、欣赏性,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网评也要写得有文采,有含量,让人看了有收获、启迪,能回味无穷,颇受教益。我的感受是,网评完全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来增加文采和含量,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网评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为旁征博引历来是好文章的一个因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名句“……盖文王构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口气连用七八个的典故,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不已。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们的时评作品,也具深厚的文史含量,像《愚公移山》就是篇寓言式的政论,堪称古为今用的杰作。可见,引用经典有两个好处。奇品妙典放在文章里就好像清汤里添了些许的味精、胡椒,顿觉味道醉厚,添些阅读的情趣。引用经典能让人温故知新,以史为镜,引发新的思考与创新。

善于引用领袖人物的话语。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领袖人物非常崇敬,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关注度高。常常可以听到“某某是怎么做的”“某某是如何说的”,以此来教育和引导大家做人做事,看待和处理问题。所以说领导的话语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性,在网评中引用能增加分量和可信度。有时领导的一句名言也是网评的中心思想或题目。比如《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项工作》,这是引用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精辟论述,也成为网评的好题目。还比如:“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等,引用起来都很有说服力、感染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善于引用传统的文化典故。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引用传统文化经典,能起到重温历史,增强智慧和力量的作用,也能让读者得到收获。比如,我在《急需用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心灵》一文中,就引用了《易经》中关于启蒙教育的思想,来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在易经的蒙卦中,就有:“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蒙以养正,圣功也”,既提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时机,又讲了教育的对象以及教育的原则和方式方法,以及从事蒙学教育的功德等,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教育大家的睿智光芒,成为后世论述启蒙教育的活水源头。一看就明,无须多说,读者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善于引用人民群众的智慧。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要走下去,学会到人民群众这个大海里去游泳,去吸起丰富的语言、智慧和力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有着许多经典的话语和故事供我们引用,从而能增加网评的生动性、新鲜感,让读者有看头、有嚼头。他在《反对党八股》的著名演讲中批评过“无味的语言”:“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的典范。比如:“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合适”等,都很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面向读者进良言

既然网评是给读者看的,那么就要面向读者,通过你的评论来弘扬正气,抨击邪气,给人们提出建议,教给办法。这样的网评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才有生命力。假若议论来议论去,在那里弯弯绕,让人们看不明白,学不到方法,也明辨不了是非曲直,或者是不看还好,看了反而糊涂,那就失去了网评引导舆论、释疑解惑、传递正能量的起码作用。

弘扬正气。正气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也是网评应着力去肯定褒扬的。所以,网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那些新鲜生动的人和事,及时给予肯定宣扬,传递正面能量,弘扬社会正气,鼓舞人民士气。比如,我写的《日报传递给我的是正能量》《城市精神激励人心》《创卫》《为鹰城文明使者点赞》《诚信小伙子赢得更多》等,都及时对新的社会风尚、好人好事给予了肯定、点赞,宣传他们的精神,传递喜闻乐见的信息,让读者去评说、仿效,从而促使正气越来越浓,风尚越来越好!

针砭时弊网评必须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有感而发,特别是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陈规陋习等发表意见和评论,或进行抨击,或提出意见和建议,或指明改进方向,从而达到针砭时弊,扶正祛邪的目的。比如我写的《高调何须高消费》《勇为和斗争的内容不能少》《让公德常驻心中化为行动》《最好是自觉不抽》《让提速降费惠及民众》《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等评论,就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言行提出了批评、建议,以及应该如何看待,怎样去做等,让人们能够明辨是非,理性去做,获得好的效果。

善意提醒网评通常需要结合实际,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解答新事物、新动向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帮助读者明辨是非。我感到,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应该给读者一些善意提醒,使之能正确看待和解决问题,尤其不能以“教师爷”的身份出现,过多的去批评指责,让人反感。比如,《莫被金钱遮望眼》就提醒读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把金钱作为唯一的追求,应该有健康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他人和谐相处。针对现在微信群多的情况,有许多人感到烦恼,不知如何是好,我就写了一篇《对微信群要不即不离,群而不党》,提醒人们既不要把微信群视若洪水猛兽而远离之,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沉湎其中,要切实把握好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度。

教给方法。方法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钥匙。网评不仅要给人讲道理,说心里话,明白怎样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更应该教给人们一些方法,从而尽快消除心中存在的一些疑惑和烦恼,正确地去做人做事,获得身心的愉悦。比如,大家对拼车现象有些议论,感到不好把握,我就写了《把握四要素,愉快来拼车》,告诉人们拼车是一件新生事物,它能给人方便与己方便,既节能又环保,只要把握好“共同愿望、团结协作、相互包容和注重安全”四个要素,拼车就可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网上抢购现在很“热”,但因此也引发一些矛盾,我在《力求做到“三多三少”》中,奉劝朋友们在网上抢购方面要“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浪费,多一些节俭”,受到编辑和读者好评。

要想命中抢在先

网评写出来以后,能不能被媒体采用,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期望自己的思考能得到肯定,变成社会成果。以我个人的经验,网评要想命中率高,被媒体采用,除了抓准问题、观点新颖、说理透彻、富有文采、符合栏目要求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快”,抢在别人的前面,见稿的机率自然就会高一些,也就不至于在那里白辛苦半天,劳而无功。

网评受新闻事件的突发性、社会性、影响性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作为“网评操手”必须快速反应,在较短的时间里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提供给编辑选择使用。所谓快速反应,就是要立见立行,边思考边写作,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写好评论,经过修改提炼后,即刻从电子邮箱中发给相应的媒体和编辑,让他们能够早一些看到,抢个“优先权”。比如,有的媒体要求你在两三天内成稿,那么你就要力争在一天或半天内完成;要求三五天截稿的,你起码也得提前两三天把稿件发过去。这样才能争取主动,稿件的命中率可能就大一些。因为在稿件质量大体相同的前提下,一般都有可能先采用早到的稿件。

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假若你是对着某个栏目写的,就要耐心等待他们采用,不要急于往其它媒体发稿,不然编辑发现,你的稿子再好也不会被采用了,只能忍痛割爱,弃之一边。如果到了规定时间没有出来的话,再投往别的媒体比较合适。还有一个是不要稿子一发出去,就急着给编辑打电话,问人家收到没有,质量怎么样,请多关照等,而且是三天两头的打,可能会引起编辑的反感,同样会影响到稿件是否被采用。因为,网评你写好发出去了就已经完成了任务,采用与否那是编辑们的事,我们不要去打扰人家,令他们为难。何况,编辑们的工作是很忙很辛苦的,我们应该多一些体谅,少一些叨扰。我是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也是从实际交往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不一定正确,说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