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情怀 >> 心海拾零 >> 别情依依
    
  双击自动滚屏  
别情依依

发表日期:2006年7月2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711 次




 

 

 

 
 

别情依依

作者:悠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今晚,当这首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的哀婉动听的歌曲再一次在我耳畔回响的时候,在我们的眼前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长亭古道,夕阳远山,芳草萋萋,杨柳依依……古往今来,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已被人们写进厚厚的诗集,它浸满盈盈的泪水,流动着浪漫的苦涩,让人不禁为之感伤动情。

 

面对离别,南北朝时期的江淹无比伤感的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悲欢离合人之常情,聚少离多人之常事,只因人为情物,面对离别则往往是情不能自已,于是乎情深深而泪潸潸了。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望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是何等凄美的画面,流水悠悠,思情脉脉,这是怎样的寂廖和无奈啊,离别之后,留给女主人公的是绵绵无期的等待和怅惘,为了这份期待,词中的她不再是“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而是早早的盛装打扮,独上望江楼苦苦盼望,希望与失望交织,别意与离情徘徊,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

    我不禁想起了清代黄景仁在他的《别意》中所描绘的画面:“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半晌不抬头,罗衣泪沾湿。”离别的时候,没有相互的赠语,只是背着灯站立,沉思不说话,半晌不抬头,泪水把衣襟都打湿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种哀婉感伤的心绪溢满心怀。

 

     

 

“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战事灾祸频繁,离别也就成为人生的一个重要经历,一旦离别真的是隔千山跨万水,好多时候,他们是离妻别母洒泪而别,有时竟成了生离死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这样,与离别有关的“杨柳、南浦、渡口”等成为离别诗的主要意象,离情别绪便成为文人们笔下常抒之情,成为人们永远也咀嚼不够的话题,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离别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伤感和惆怅,它也是一种豪迈和洒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面对离别他们甚至是欢快的, 朋友们唱着歌为李白送行,他们踏着节拍一路走来,他们的友情比潭水还要深。这也许是盛唐时期独有的一种大气吧。离别既然是人之常事,大丈夫就应泰然处之,“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面对离别,就应潇洒而来,豪放而去,何必效儿女之态共沾衣襟呢?

旷达的胸襟,豪迈的骊歌!

   

还有比这更能让你动容的离别的场面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寒光闪闪,虎气生生,风寒易水,壮士离别,誓死的信念在刀锋中闪着冷光,一去不复返的离别路上没有眼泪,泪水又怎能化解着冰冷的易水?

这就使壮士的离别!

它不是柳永笔下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缱绻,

也不是李叔同笔下的“长亭外,古道边”的依依惜别,

而是诀别!

离别是一首歌,道出沧海桑田,

离别是一首歌,唱出泪眼朦胧,流出情真意切……

如今,交通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离别的伤感情绪淡化了很多,但多情者还要伤感下去,而最为重要的是,人生转瞬即逝,有缘相聚就应格外的珍惜!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请欣赏下一篇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