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走走评评 >> 《参观海南“地矿”等展馆》(吴忧)
    
  双击自动滚屏  

《参观海南“地矿”等展馆》(吴忧)

发表日期:2017年10月3日  出处:原创  作者:吴忧  本页面已被访问 3229 次




 

醉 中 秋
文章:袁清风/编辑:傲骨柔情
 

 

(接前帖)我发的第二帖,ND姐的评点是:

“好的文章不是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是用自己的真诚去讲述,把大家带进你的故事里共同来感受人生喜乐情愁,用心来表达的情感大家会感受到爱的存在,人生的可贵,谢谢你的文章给我们对人生道德的评价,让人们体会到生存是要从爱开始,珍爱我们拥有的一切,幸福才会永存。”

DY姐的评点是:

“无论是N写的母亲,还是你小五的心得,都一样让我感动的流泪,我也是失去父亲的人,深知失去亲人的痛和思念,特别是父母,我们用自己一生饱满的精神和物质让他们快乐地渡完余生是做儿女的最成功的一面,孝顺真的很重要!望大家一定做到!

N姐的评点是:

“五,谢谢你对姐所写文章的点评……,更是一个孝子,姐姐喜欢你,永远支持你!,你一定要不辜负姐姐的希望,加油!你的前途是远大的,××期待你的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这里永远是你温馨的家园,是你交流的好平台。努力!好弟弟。”

……

看了她们的评点,很意外,很感动!要知道,我是新手,这才是发第二帖哦!她们的评点(老作者的话,是“经验谈”),是对我的帖子的认可,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是朋友们的一份可贵的期待,还从里面告诉了我:写好文章的方法是“不是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是用自己的真诚去讲述”,指点我,做人要孝顺,要懂得:“从爱开始,珍爱我们拥有的一切,幸福才会永存。”……

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有了要继续写下去的欲望和信心,甚至奠定了我后来写帖的路子,那就是要用“心”去写。

后来一些朋友对我的评点说:“看你的文章,觉得你真的是个用

心交流之人”(QH)“本文所以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是作者在用‘心’写出来的。……”(SJS),这些朋友,是把我看得透透的了。“用心交流”,是的,我所有的帖子几乎都是的。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来自于网友的跟帖。

那么,好的跟帖,除了我前面说的是“鞭策和鼓励,是朋友们的一份可贵的期待”之外,还有一个塑造新作者的写作风格、端正他的文风的作用。

说鞭策和鼓励,我的体验,有时也会给作者带来很大的压力,你看:

YHQW

小五:写得不错,教坛有颗新星在闪光.

HPDNZ

你这智者似的BZ,说学逗唱全齐了,整一个×精了,哪还笨呀。现实的描绘可谓入木三分,这BZ却是运转自如,轻松拿下了,多教我几招好吧。

Y

我最近读了小五发在“××”的几篇文章,写得很好,很有特点,很有见解。如果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话,那么,肯定是想当大师的文人才是好文人。……

YX

小五:看了你的文集,无论什么体裁、无论文章长短,都很难找到一处错误。你是个追完美的人。愿你写出更多好的作品!

……

呵呵,说得我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我说“诸位姐姐或老师,请你们口下留情,小五告饶了!如果你们这样说我,那我还敢发帖么?我有自知之明,小五不过是一个学理的毛小子,在这里是学写作文。——就是再努力,也是先天不足,‘肝huo不是肉’,其成就,就算能再大,也总是相当有限的。现在就已经有力不从心之感了,‘牛皮灯笼’,本来就‘没多大亮(量)’嘛!我怎么敢和你们说的那些相比?又怎么敢做那样的想象?!”

但你们的好意我完全能理解,我不应该辜负你们的心。从这个角度,有压力就有压力吧!你们给我戴了那么高的帽子,无非是在督促我,给我指个方向,让我要有点志向。那我就哪怕永远做不到,也可以往那个方向努力啊!向“能人”学,是谁都可以的,这里并没有说,学的人就必须都得成为“能人”。

你还别说,她们的“高标准”,还真把我逼得认真了起来,我不得不努力,总不能人家越往高处拉你,你倒越坐起坡来吧?——那就是不识抬举了。所以以后发每个帖,我都不得不认认真真地检查检查,让自己的“文章”尽量少出点笑话来。我想,姐姐们既然把你“封”下了,你要不给“长点脸”,那不但你自己没面子,也扫了姐姐们的兴呀!……这天长日久了,我就有了进步!这不就是姐姐们给我的压力的功劳么?

当然,问题不会因为努力了,就不出了,如果那样,那我们就都成了“大作家”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以后我的帖子,出种种毛病,也不足为怪的。

我觉得给压力很有必要,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同时也是有潜力的。你给他点压力,这有利于他的潜力的发挥,也有利于他惰性的克服。

当然,这也得适当哦!无限制的“拔高”不行,那会把人吓跑的。而根据不同程度的人,结合他的实际情况,给他适当提些高一点的要求,则是很有好处的:那些“可望也可及”的东西,只要经过努力,就能取得,那为什么不去取呢?

再说另外一个问题。有一次,我去“泰山观海”站,想从他们的“网页素材”中弄点“外快”,在浏览中,看到“松江集语”的一个帖子:

《游湖》

“融融夏日泛轻舟,飒飒清风伴吾游。

皓首高声歌号子,鱼鹰掩面笑人

羞。”

乍一看来,不过是一首普普通通的诗罢了。看到后面,见有人跟帖,说:

“太棒了,真是难得一见的七绝!28个字中,平仄严格入律,无一字差错。就是用‘平水’对韵的严格要求,也是无可挑剔。意境又是如此的优美:皓首高歌泛轻舟,夏日清风伴吾游,……那欢畅的心情,那豪迈的情怀,跃然纸上,……”

我吃了一惊!真是这样么?我重新仔细地读一读,果然不假。他是用11“尤”韵、平仄是用平起的首句入韵七律格式、截取七律的前两联组成。真的分毫不爽,一字不差,不要说“二四六分明”,就是“一三五”也是同样,没有一点凑平仄、乱堆砌的生硬痕迹,虽是近代诗体(即指“近体诗”),却依然那么流畅,即使是写实,也写得这么优美。难呀,太难了!这才是真正的“绝句”!感谢那位跟帖的朋友,是他的提醒,我才没错过这次欣赏“真货”的机会,要不,也埋没了这位老先生的作品了,还要让人笑话我们这些人没有识货的。更要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精美的诗歌。

这里让我忽然醒悟:跟帖,也还有一个选出、并向大家推荐精品的任务呢!在关键的地方作出画龙点睛的点拨,给出必要的提示或引导,这对提高大家的审美和写作能力,是很有益的。这应该就是文艺批评中的:“挖掘文艺作品的真、善、美,吸引读者的审美关注和艺术鉴赏,增强读者的审美愉悦,提高读者的审美趣味……”吧?因为,审美,或鉴赏能力的提高,这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前提。——这个,应该是高手们在跟帖中的特殊任务吧?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了:跟帖,是对作者的鼓励和鞭策,能够督促作者努力去提高。此外,还要帮助读者去提高对作品的鉴赏力。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好多好多,如用跟帖可以表示亲近或友好,可以做解释或说明;也有随文或唱和;还有建议、商榷或批评;是对作者呼唤、期盼的回答,是和作者在心灵上做沟通!等等,等等。为了少浪费大家的时间,这里我就不说别的体会了吧。省得大家看着烦,或觉得看这帖,有上当了的感觉,呵呵呵!!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辉”始“无”

《吴忧网络文集》三、四册序言

 
文:申彤宇
 


 

即将出版的三、四册文集,是《吴忧网络文集》一、二册的继续。三册收入了散文24篇,诗歌(选)4首,学术论文1篇,讲义(节选)1部;四册收入了书信(选)100封左右。至此,全四册中,囊括了帖子、聊天、书信、论文和讲义等所有类型的文章,完成了作者预计的出书计划。

在一册的前面,已经有两位老先生给全文集作了序言,既然本三、四册是该文集一、二册的继续,那一般应该无写新序的必要,但本人在涉猎了前两册和本三、四册的排版稿之后,觉得前序可能因篇幅所限,似意犹未尽,且三、四册内容的涉及面,又有了新的扩展,以至于前序言的内容已经无法完全涵盖这三、四册,便有了一种想续写的念头,加上作者也有相应的请求,于是便写了下面的应该是前序言之“补充”的“再序”。

还是在欣赏前两册封面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在自己设计的封底上,打出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辉’始‘无’”的个性签名,同时配有流泪的蜡烛的图片,这是出于什么意图?当我浏览完了他的全部一、二册文集,和三、四册的排版稿之后,果然“观千剑而识器”,我恍然大悟:原来“蜡烛精神”,就是这文集要歌颂的主题!作者以春蚕自比,决心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毕其一生之精力。蜡烛用她虽然很小的光辉照亮别人,可她是在“燃烧自己”,是在“倾其一生”!

文集以“蜡烛精神”为一条红线,从多角度、多层次上,表现了一个现代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默默作无私奉献的品格,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最无保留的爱——这是一种真正的“大爱”,——这在当前追逐一己私利、拜金主义极度盛行的社会风气之下,无疑是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既纯洁崇高又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位卑不敢忘忧国”,这是小人物的大境界吧?!因此作者把这一精神自始至终贯串于文集的作品之中,并着力于凸现这一主题。——因为它在当前用来洗涤人们的灵魂,或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文学作品为之大书而特书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作者的深意。


 

作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时刻不忘“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天职。他不分班内和业余,也不计份内和份外,坚持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不放过一切机会,履行自己应该是“为人师者”的职责。

在二册的“说明文”板块中,我们已经读过了《近体诗、词的常识》《听语文课的记录》等十几篇关于文学知识的文章,现在在三册中,又收录了《评“读‘清风明月’有感”》《“老街、沉思”读后》《脑慧于思 痴于惰》《网友神侃录(14)——乱弹封面和序言》《怎样插入图片》和《摄影活动小组讲义》(节选)等文章,这些,都是以讲述知识、纠正不足,或介绍经验为内容的文章,其中三册的文章,或以“读后感”的形式,在提示人们应该怎样去欣赏文艺作品和写读后感之类的文章;或以通过介绍速算常识,以提示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或是结合出书,介绍如何设计封面、撰写序言和插入图片的;或是直接向读者介绍摄影知识和经验的……这些文章,显然他是在“授业和解惑”。

在文集的《网友神侃录》板块中,二册中的《神侃录》(1~7)中,用严密的科学知识,总结了人类本身的功能在生理上的局限性、思维方式的偏见性,和分析了现在的所谓科学的“思维定势”的成见性等,指出了是它们在障碍着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和发现,因而提出了开发人体功能和纠正僵化、带有成见性质的思维定势,对认识和发现真理的必要性。三册中的(8~10)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坐禅是开发人体功能的方法之一,并引出了信仰、出偏的话题,最后用真实的事例证明:通过修佛是可以开发人体功能、进而达到更全面的认识客观世界的。

《神侃录》(11~13)《寸草春晖》《谁敢应征》《聊能力》和《我的一点反思》等文章,它们,或是写如何正确使用和选购现代的耐用消费品的理念;或是写关于伦理道德中的孝顺问题;或是议论提高能力的重要;或是讲帮助人的艺术;……这些,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是在教人如何待人处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人做人,即在“授业”中“传道”。这些知识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靠近群众,很有现实意义。

在这里,作者不留一点儿“后手”的公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他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现在,许多知识或技能,曾经成为一些人的私有而保密,因为它就是金钱,就是“饭碗”,要想学习,就要付出成本!何况,文集中写的许多知识都是书本中所没有的——那是个人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经过“反刍”后的好理解、好消化的东西,因此就弥足珍贵。

聊天神侃,这是作者自己采用的一种文体。其中以作者与网友之间,就某些话题进行对话的方式,进行着深入而又有趣的探讨,在看似浅显、常见的内容里,都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因为是“聊天”,所以气氛和环境就特别轻松自由,也就更有利于说理和表现主题。

如在讨论佛学方面,因为对于没有系统研究佛学的平常人来说,佛学是一门很深奥、很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谈论和评析的学问,因此如果从正面用讲经的方式来介绍佛学,那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但看了两小网友在聊天时的对佛学的对话后,因为他们是从眼前的道理和开发人体功能的角度,来分析、认识佛学,就让我们觉得佛学离我们近了,清晰了。又因为他们谈的客观,谈的现实,谈的轻松,呈现的内容是科学的,这就让我们觉得佛教、佛学不再是那么神秘,或如有人认为的是唯心的理论,而感到只是一种一时不被人们认识的科学,它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已不再遥远。
  在写作方法上类似科学小品,逻辑严密、论据确凿,又风趣活泼、诙谐幽默,作者不是直接用论文的形式去“论”什么,而是在聊天的说说笑笑中,通过谈自己的感受的方式,来说给别人“听”,从中论证严肃的大问题,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作者的观点;作者长于议论,他喜欢用讲一个个貌似平常的小故事中,体现对事物、对人生的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受感染或得到启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的文章是含蓄的,也是深邃的,它的含蓄和深邃,是表现为“意”在言外,即“意”在闲谈中所折射出的话外音中,这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润物细无声”的高超的教育技巧吧!——这是作者写作风格上的一个特点。


作者这样写,当然也还有他特殊的原因。在网上,吴忧是一个年轻的物理老师,这个身份,让他直接去论文风或文学中的问题,显然是不恰当的。如有人就说过他:这是“狗咬耗子”。他果然是“狗咬耗子”,——教物理的谈文学,是有点“不务正业”!可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文学,虽然不是他的专业,也不是他一个教物理的本行。但他以一名职业为教师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或本能,看不惯、容不得网络或社会上的文风这么不好,因为这对孩子们的学习不利。所以他对这些文理不通、不拘小节的现象痛心疾首;他也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发生,给社会、给人民造成了损失,而心急如焚!所以他就义无反顾的去做了这些“份外”的事儿,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努力改变当前的这个现状。于是他苦心的去设计,选择适当的场景和身份,用一种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和口气,来发出自己善意的劝告,以期引起相关者的注意。这,没有错,当然也不是那些以己度人、妒贤嫉能者所能理解得了的。

作者本来是可以直接发这类帖的,也是有资格直接写这样的文章的。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学高级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他不仅长期教物理,也教过几何、化学、政治、历史甚至生理等。他没教过语文,可是他的文学底子深厚,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基础,字词句章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汉语言用得特别纯熟,所以在他全四册的文集中,我们很难看到他在用字、用词有错误或句子不通顺的地方,他的文章结构或在论述的说理上,也都是很严谨的。——娴熟、规范和精准,这也是本文集中的语言的特点之一呢!

 

作者的代言人吴忧的身份,是他在网上的身份,那是他在刚上网时,注册电子邮箱时的身份,为了安全,也是当时他随意的而填写了那样的资料。后来在一切需要注册的时候,就都以这为根据而因袭了下来。再者,也考虑这样的身份,可以没有一点代沟地和青年、和学生们进行沟通,更便于履行他的职责,于是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成为了即定的事实。这,已经没有了变更的必要。因为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法,就应该继续使用。

在二册文集中,我们看到过两篇谈“简单排版试验”的文章,三册中又收录了《不骄不躁 再攀新高》《收到书后的心理》《做网站的主人》《站庆献“中”礼》等,这里面有知识的介绍,而更多的是表现了作者对网站的关心和支持:他总是在某些关键时刻,主动替网站着想,适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常常在背地里为网站默默地工作着,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为了校对出书的文稿,为了帮助多人改正病句,他用QQ细致而又耐心的和网友交换意见,这时,他总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坚持真理时,不自以为是、不以智者自居;修正错误时,必征得对方同意,不强加于人……可以想像得到,这该用去了他多少的业余时间啊!

在我写此文之前,曾找他进行了解,我问他:“你对网站为什么肯下这么大的功夫?是这个站给你的印象特别好吗?”他说,“这是一个原因,靓丽这个网站的管理层是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他们都勇于默默奉献,都在通过网络追寻自己的‘梦’,我作为这个网站的一个作者,有义务帮助、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梦’;但又不全是这个原因,更多的,则是我觉得网站是一个宣传阵地,同时又是一所大学校。办好一个网站,对于个人写作能力的提高、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缓解社会上的矛盾,让社会和谐起来,是有好处的。应该说,办网站是一项公益事业。所以,我只要是常驻在某个网站,我都会心甘情愿的投入,自动自觉的尽我的所能去支持网站……”

在这里,我们再和他的《关于“对等”》《七律•重九登高》等文联系起来:前者,是在探讨人们没有信仰、社会风气极度滑坡时,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原则,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能更有效的问题;后者,表现出的是他在国家处于金融危机时的忧虑。我们就更能看到他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他,时时在忧国忧民,努力想方设法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我们知道,爱国,应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落实在一个个的具体事情上。“于细微处见精神”,可以设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作者这样,从每一个具体的小事上做起,为国家分忧解难,那还何愁国家不富、不强?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精神境界?除了和他受的家庭教育与个人的素质的直接因素有关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我想,这第一,可能是他受他初中的班主任老师的影响(见一册《我被聘用的面试经过》);这第二,我们是否还可以从《我愿》《降服其心》两文中找到些答案?我觉得是可以的。《我愿》这首七律,表达了作者想通过坐禅,尽快入“定”、以实现开发自己身体功能的愿望;《降服其心》则是其的续篇,是写他在坐禅时,具体克服“散乱心”的过程中的体验。这就是说,他开始接触了佛学,试图用自己的亲自“求证”来解决开发人体功能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推得:是佛学对他的影响,让他的境界发生了质的飞跃,佛学讲究慈悲喜舍,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众生,是一种最好的施舍,是助人,更是度己。因而使他能够放下私心杂念、完全彻底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知识;也同时使他一无所求,不图名,也不为利,无需张扬自己,只是为信仰所使,如此而已。

在网络中,吴忧是一个乐观、又博学,达观、又睿智的人,可实际作者体弱多病,健康状况很差,但他并不背包袱、不悲观消极,他虽然刚接触佛学,却受到了不少佛学理念的影响,对生死的认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豁达与超脱,他曾和我说,“我没有任何可悲观的理由,但人生无常,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且是那样的无法自控,万一某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不愿意把我所知道的这些东西一起带走。让它们随我一起从地球上消失是可惜的,那等于我白白的积累了这些东西。我应该把它们留给这个世界,我的知识、技能,人生的体验,一切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社会和网络,那我就应该回报社会,把我的这所有的‘得’,再还给社会,这其实是一种‘对等’。因此,我特别珍惜我现在的生命,我愿让它在离去之前,多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他没有一点的自私与保守,没有那种文人相轻的“我慢”和知识私有的狭隘,也没有那种市场经济的交换心理和对物欲的狂热追逐,有的只是那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情怀,从而让我们窥到了他的“蜡烛精神”的纯净及其思想基础的厚重。


四册是一本书信集,共收入了一位老师和他的七名弟子的书信近百封。这些弟子,现在大都已经成材,有的在酒泉,是在读博士后的少校军官,有的在航天部后勤,有的是大医院的付主任医师、血流变专家,有的在澳留学,有的在高中教书,……书中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浓浓的师生情,反映了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的不一般的师生关系,和他桃李满天下的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歌颂了一名人民教师时刻不忘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责任感和“蜡烛精神”……

通过读吴忧老师的书,我们会从中体会出人生的真谛,感悟出生命的价值。也许我的评价不尽准确,但真心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能从中获取所需,让我们的个人价值能得以更好的体现,生存的质量得以更大的提高。

最后祝愿吴忧老师的第三、四册文集能早日与读者见面。

                        

                                  写于:2009-3-12


 

  

   编者注:

 

   序作者:申彤宇女士,40岁,吉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这里顺致对申彤宇女士为代序的谢意!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小草
发表人邮件:123456发表时间:2006-8-27 4:40:00
真漂亮!欣赏了!谢谢你误忧!
发表人:心缘之恋
发表人邮件:----------发表时间:2006-8-26 1:26:00
细细赏阅你的文章,真想去旅游、观赏。
发表人:童乐
发表人邮件:999发表时间:2006-8-25 18:42:00
谢谢作者,不花旅游费,就看到了美玉的制品,听到了优美的音乐,学到了很多有关玉的知识.向你学习,谢谢!
发表人:一翁
发表人邮件:88发表时间:2006-8-25 16:58:00
图文并貌,音乐悦耳,知识性强,好游记啊,谢谢你了!
发表人:碧海
发表人邮件:-发表时间:2006-8-25 12:37:00
这么多宝贝哟,饱了眼福,还学到了知识,真好。谢谢你带来的作品!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