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天地 >> 教育叙事 >> 诗词的语译、改写、散绎
    
  双击自动滚屏  
诗词的语译、改写、散绎

发表日期:2008年7月3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889 次

    传统诗词除了进行口头诵读外,还可以作书面练习:语译、改写、散绎,既可以提高诵读质量,酝酿感情,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一、语译
  诗词语译,是指用现代汉语把用文言文写成的传统诗词翻译成今之白话文。语译分为直译和意译:直译是紧扣原作的字词语句,准确翻译成白话文(韵文更好,散文也可);意译是按原作的意思翻译,其句子的结构,句子顺序以及段层组织结构皆可略作调整。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要遵守“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准确,要求译出原作的辞与意,不走样;达,就是通顺,要求译文要流畅通达;雅,就是典雅,要求译文有文采,斐然成章。

  (一)语译杜甫《春望》:
  原诗  语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残破,城池断壁残垣,青山流水依旧在;
   ………………国都荒芜,满眼杂草丛生,林木苍苍尽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伤感国家时局,热泪飞溅花瓣;
   ………………悲恨亲人离散,鸟啼令人心惊意儿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焚烧连绵,整整三月不断;
   ………………一封家书值万金,想得难上加难。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白头发人衰老,人无聊,常踌躇,频频搔首,
………………顿觉头发短又少,要插簪,简直插不了。

  (二)语译李白《菩萨蛮》
  原文   语译
  平林漠漠烟如织,………………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
  暝色入高楼,……………………暮色已经映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玉阶空伫立,……………………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
  宿鸟归飞急。……………………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
  何处是归程?……………………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
  长亭更短亭。…………………… 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二、 改写
  诗词改写,是指对原作人称、结构、体裁、表达方式甚至主题的改变,允许增添情节,添枝加叶,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写成日记、书信、记事散文、短篇小说甚至电视剧等。
  (一)把《春望》改写成日记:
  至德一年三月X日
  今逢春深三月,正是江南草长鸢飞,芳草萋萋之时,若还是上前年也该是出城踏青的好季节。而如今却是国家残破,城池断壁残垣,青山流水依旧在;故都长安荒芜,满眼杂草丛生,林木苍苍尽凄然。想我堂堂的大唐诗人,在大唐年间,的确算得是一个顶顶有名的大腕人物,却落得深陷长安,身不由己……
  今天一大早就听到屋外传来雀鸟叽叽喳喳的叫声,让人心烦意乱好不心惊,难道是远在鹿阝州的娇妻,可爱的儿女有什么不测吗?我走出门外,向远方凝视,不由得潸然泪下,洒落在院中的野花上……花儿带着昨夜晶莹的露珠,在风中摇曳!美丽的花儿,难道力是在为国家时局流泪吗?或者是为我和家人的离散以及那些家破人亡的人们哭泣吗?这个战火自安史之乱一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是连续不断,要想得一封家书真是能抵得上万金啊!
  不知道圣主在灵武是否安然?唯有希望郭子仪将军率王师早日打到长安来!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习惯骚骚头,猛然一惊:我的头发怎么这么稀疏,这么短了?哦,我明白了,这三个月我历经伤痛离乱,忧心国事,担心家人,常常无聊,踌躇不安,动不动就用手搔头以致头发落得差不多了!原来伍子胥一夜白头也不是空隙来风啊,如今我才四十五岁就年轻白头,未老先衰了,唉……悲也!

  (二)改写李白《菩萨蛮》
  原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改写:
  西边的残阳,赤红如血。
  这是一个秋天的傍晚,混浊的长江水穿过三峡滚滚而下,在经过一阵浩浩荡荡疯狂奔腾之后,又平稳下来了,似乎在显示它那狂躁而又温柔的双重性格。
  江岸边饯别的长亭一个连着一个;平原地区密布环绕着的树林,在暮色苍茫中是那样寂静;傍晚的暮霭,如青烟,似薄纱,萦绕在密林上面,显得那样朦胧迷茫。不远处的高丘上,伫立着一个面如白玉、风姿俊雅青年才俊,只见两眼略有疲惫之色,水润润的闪着波光;他腰胯长剑,穿一袭雪白的长衫,随风飘动,飘然若仙!他就是剑仙李白,只见他远望着蜀中的方向,若有所思……
  远处群山仍成碧色,在这清凄肃杀的的秋色里一片冷清荒凉;在这朦胧的暮色中,远离家乡的我怎不触景伤情呢?二十五岁时,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漫长的远游,希望能寻找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是三年了,仍是无人识我之才啊!在这异乡的黄昏,我伤心远离家乡;伤心与玉人久别,不能相聚……
  此时此刻远在蜀中的家乡――涪江河畔,有一个十分气派的庄院,道幽柳绿,雕镂画栋、曲廊回环,大院套小园,精巧别致。院子中心是个很大的荷塘里面莲花盛开,甚是好看,绿色清清,一派优雅幽之气;荷塘周围是植有千奇百卉的花园,里面群花争艳,红的如霞,白的似雪,蓝的素雅,黄的水嫩,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幽暝暮色满上西边的绣楼,楼上站着一个身着天蓝色彩裙,淡绿色上衣的风姿绰约的美少妇,双目晶莹玉润,皮肤柔嫩,神采不凡!她就是李白的妻子,她正在楼上思念自己自己的丈夫而愁绪绵绵!只见她连部轻移,款款步下绣楼,穿过花园,来到洁白如玉的台阶上,任凭秋风吹拂着自己的长发,焦集等待着丈夫的归来,然而左等右等却不见踪影,只见暮色暝暝鸟儿疾飞入巢……她终于失望了,两行清泪顺着面颊滑落,只得惆怅满怀的回到自己的绣楼,寄希望于梦中与妻子相会了,口中软语呢喃:你何时归来?……
  “何处是归程”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李白不禁问自己,眼前是亭亭相连,只有饯别之地,哪有归去之途,更无还乡之期啊……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李白饮尽了一杯有一杯的思乡之酒,邀月对酌,拔出长剑月下醉舞,最后一式向刀一样缓缓劈向长江水,口中吟到:“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三、散绎 
   绎,本义为抽丝,即抽引之意。散绎就是把原作打散而写散文,同时将诗人的意旨导引出来。可以对原来诗词作解释、说明、点睛,对原篇跳跃的地方加以补充;不允许添加情节,但是可作些内容补充和意蕴引导。
  (一)散绎《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二)散绎李白《菩萨蛮》
  太白之《菩萨蛮》历代传诵,他因此获得“百代诗词之祖”之美称。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远行之人眼见得那烟树寒山,广垠平林,愁极思绪,但愁自何而来?点笔之处却不曾游走到此,诗人只说伤心,却未说何为伤心。“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何处是愁?远行他乡,而故里却又如此遥远,何处是归程?蓦然间看到那宿鸟归飞急切,忽又想自己早已远离故土,魂飞天长梦远情牵。而自己却只能对着长路而谓然自叹,其情可怜,其心可悲。
  景物相溶,人景合一,此乃太白的妙笔,他将平林与烟雾相织在一起,其处落笔着实谓之为圣。寒山延展,平原之上树林如带,而那雾烟如织,看那漠漠寒烟,只落得一句“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夜色已临,愁思渐起,人却远离故里千万重。“有人楼上愁”正是指得那远行之人,那思乡之人。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远行之人纵是有那万般情愁又能怎样?只能久久站立于玉石般的青阶上默默地看着那远方的故土空看宿鸟匆匆而过,而自己心中那一缕思乡之情却愈加深烈了。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此句乃画龙点睛之笔,一句长亭更短亭已然将游子那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全然跃于纸面之上,读来让人倍觉心伤。
  古来驿道之中,十里为一长亭,五里为一短亭。而这时,远行之人心中却无法让自己心中那抹思乡消失,反而一缕乡愁愈加浓深了。长亭连着短亭,天长地远,何处才是归程?游子何时才能找到归家的路途?
  杜甫有诗:“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太白诗中思乡之情并不直诉,反以自我相问而作问,思乡之情并不多言,可是满篇尽皆思乡之意。读罢令人掩卷长叹,扼腕长息不已。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