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世相杂谈 >> 心问(5)——写?还是不写?{鲁石}
    
  双击自动滚屏  
心问(5)——写?还是不写?{鲁石}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10日  出处:原创  作者:鲁石  本页面已被访问 3217 次



心问(5)——写?还是不写?

文/鲁石

编/蓝天白云

    随便写几行文字,肯定不能叫写作;也不能是篇文章就叫作品。所以,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在写作,更不敢把自己的所谓文章叫作品。周国平说:“思想是一份一经出版就被毁掉的原稿,学问便是各种充满不同印刷错误的版本。”一般的文章或作品,可能连思想的版本都算不上。我写的东西与其说是文章,不如说是“读书笔记”或“读书散记”更准确。因为,我所有的所谓文章,不是打“文字迷”,就是“掉书袋”,或者是一点勉强的“宏大议论”,或者是一点低层次的“经注我”与“我注经”!


    ——因为对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而且多数是常识性的问题不明白,不得不做些“文字迷”的游戏。比如:什么是思想?什么是知道?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死亡?什么是爱?什么是恨?这些本来早就应该理解的问题,活了半辈子还是一知半解。只能去《典》,搬《辞海》,看上去好象是在做“学问”,其实仍然与小学生认字解词一个水平,只是一种简单地一问一答式的摘记过程。


    ——因为不明晰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有一点所谓的看法或见解,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不得不去引经据典,只能“掉书袋”。这实际上是孤陋寡闻或思维错乱的表现,不引用别人的话,自己就不会说话,习惯性的附庸风雅,自以为用了名人名言,就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层次。其实,看上去旁征博引,名言警句一大堆,实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就象裱糊在镜框中的蝴蝶,看上去艳丽无比,但已无力飞翔。之所以这样做,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完全理解那些哲人经典的深刻思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写东西,无非就是记下自己以为很有道理的话语,至多是对有关问题作一点看上去系统地梳理。

    ——因为对事物的观察不准确、不细致,没有深刻地理解与感悟,更不会描述与挖掘,不得不“大而化之”,胡乱地发表一些“宏大议论”。比如只会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可连一棵树都不知道怎么栽,也描述不出来;看见满园花草,也只会说五颜六色,鲜艳美丽,可连一朵花的形状与特质都不清楚,也描绘不出来;会说气候宜人,夏季如春,可连平均温度与最高温度都不清楚;只知道现在的人啊太复杂,可是连身边的一个人是什么性格都不知道,也不会刻画;只会说“一定要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可连怎么去台湾都不知道……。

    就象有人说的那样,连自己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却对会不会有外星人关心的要命。所以,文章里都是豪言壮语,大有解读世界或宇宙之意。其实,恰恰是思想肤浅的表现,什么事情都只明白个大概,或者是有了一定的观察,但表达所需的字词不够,也不掌握表达的基本方法,就只能空发议论了。


    ——因为没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分析,一旦有一点看法,就习惯去古书典籍里寻找根据或解释,进行所谓的“经注我”;或者是读到一句经典的话,就试图去做一点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进行所谓的“我注经”。这样做的结果,是反过来倒过去,还是那么一点看法和见解,基本都是同义反复,不是把“经”给注错了,就是让“经”把自己给注糊涂了。好象文章里如果没有子曰诗云,就显得没有文化底蕴,同样的问题,如果不引用几个古人的观点,就不能算作有道理。其实,古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之所以这样做,不是自己不自信,就是自己确实不明白


    所以,我这种用“解字迷”、“掉书袋”、“空议论”、“我注经”、“经注我”方式写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是个大杂烩,不伦不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一堆废话。禅宗里说:“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写思想、谈文化的文字,就象指月亮的手,既不是思想,也不是文化。

     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千年秘语,是只求被尊敬,不求被喜爱,尊敬是理性赞赏,喜爱是人格贴近。我写的东西既不受人尊敬,更不被人喜爱,给别人的感觉一定“没感觉”。任何哲人的滔滔经纶,都不如生活绝对富有。没有生活,没有思考,写出来的东西,只能让人感到不是浅薄就是矫情!常常读到那些让人心灵感到震撼的文章或句子,即使对于现在惯于浏览的眼,也还是引起突发性视觉停顿。让我感到作家那广阔的心理空间与思维的深刻,正象余秋雨所说:只需读两句小诗,就能知道诗人背后的山有高,海有多大!面对文化与文学的高山大海,仅存的一点写东西的勇气,几乎已经丧失殆尽!
   

    直到有一天,偶然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王刚说了一句话,又让我找到了一点继续写下去的根据。他说:重复权威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经历!我又想起了马基雅维里在《君王论》中说的那段话:“人们几乎总是依照了别人践踏出来的途径走路,总是摹拟前人的行为来做事的。虽然不能毫厘不差地依照别人,虽然不能达到他所摹仿的那些人的杰出程度,可是一个谨慎的人总应该常常步着伟人们的后尘,取法于那些最最了不起的人,以便他纵然不能做到象他们那样的伟大,却至少会有若干伟大的影子。”他还说:“善射者如果想命中很远地方的一个目标,他们就得知道他们的弓力能达到多么远,然后瞄准一个比他们想命中的标的要高出不少的地点,他们的箭并非要打中这个目标;而是要靠着这个较高目标的帮助,以便射中他们所想射中的标的。”看,我又在“掉书袋”了!
    最后,我还是不明白。到底是应该写?还是不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欢迎光临心缘家园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微微1笑
发表人邮件:395127192@qq.com发表时间:2007-6-21 8:26:00
写还是不写?当你感觉内心有话要说,就写!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写!
发表人:老牛
发表人邮件:1@1.111发表时间:2007-6-19 22:22:00
是啊,写还是不写呢?
发表人:雨叩心窗
发表人邮件:xiyu20040308@hotmail.com发表时间:2007-6-19 22:04:00
重复权威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经历!继续哈,俺喜欢这种方式的“解字迷”、“掉书袋”、“空议论”、“我注经”、“经注我”......接下来俺的问题是:鲁石——如何写?写什么?理性的剖析,入微的佐证!赞
发表人:思故茫然
发表人邮件:zouhuakun@163.com发表时间:2007-6-18 21:24:00
该与不该,写与不写.你已写了,我们就可以看了.逻辑之中使我明白了"真实"的感觉.如果说文章,我可以说谁能真正的看懂"杜林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他可能是真的共产党人了.
发表人:心爱
发表人邮件:414033398@qq.com发表时间:2007-6-18 20:21:00
好谦诚的文字,好谨慎的谈吐,让我敬佩和折服,应用比拟恰当,受益匪浅,有时间多向你请教.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