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情怀 >> 情感人生 >> 孟庆山将军传略(上)冀中汉
    
  双击自动滚屏  
孟庆山将军传略(上)冀中汉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16日  出处:原创  作者:冀中汉  本页面已被访问 3090 次

 

 


 

 

 


孟庆山将军传略(上)

文/冀中汉  编/天涯情韵

 

1955927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隆重的授衔和授勋典礼大会。参加典礼的共有1300多人。

    主席台正面悬挂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画像两侧挂着国旗。
    在主席台上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在主席台上的还有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典礼局局长余心清宣布典礼开始,军乐队奏代国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

毛泽东在主席台前,亲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和勋章,授予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8人。林彪、刘伯承2人因病未出席大会。

授予元帅军衔仪式以后,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的命令。

同日稍早时间,国务院先举行了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命令,周恩来总理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分别颁发给粟裕等在京的将官。

当典礼官呼点到孟庆山时,只见一位身材敦实、浓眉大眼的军官恭敬地走上台,庄重地接过了授予他少将军衔的命令状……

站在一边的毛泽东看他接过命令状,笑了笑,问“你就是冀中的那个孟庆山吧?”

军官转向毛泽东主席说:“是。”接着又问:“主席,这么多年了,您还记着我?”

毛主席笑了,“怎么会不记得呀!你是立有大功的人啊”

这位被毛泽东记着的军官就是孟庆山将军。

孟庆山,1906年阴历427日出生于河北蠡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敢说敢做,性格倔强的庄稼人,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勤劳俭朴的家庭妇女。

满清末期,国势衰微,民族危难。孟庆山一家同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一样,在贫穷和压迫中苦度着日子。后来,清廷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但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庆山也在这个贫农家庭里面成长起来了,以后,孟母又生下了几个孩子。人口多了,生活更苦了。从7岁起,每当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孟庆山都要出去讨饭。在13岁的时候,孟庆山到了清苑县一个地主家给人织布,挣点钱,接济家里。第二年春季的一天,地主家少爷非要与他掰手腕,他不干。地主少爷找人把他打了一顿,并诬告他,孟庆山被迫拿着可怜的工钱离开了地主家,回到蠡县自己的家里。

回家后,孟父见自己的孩子被打,气得非要孟庆山回去找地主说理。孟庆山知道父亲的脾气,只好走出家门,一个人在田野里转悠。转悠到了天黑,也不敢回家。他决定离开家乡,到天津找他堂叔,在城市里找个饭碗。他走了一夜,到了保定,然后用那点工钱打了张火车票,登上了去天津的火车。

到天津后,他找到了堂叔。在堂叔的帮助下,他到天津玉丰纱厂当了一名纱厂工人。转眼间,到了1925年。19岁的孟庆山,已长成一条壮墩墩的汉子。在工厂,孟庆山没日没夜的劳作着,却经常受到工厂主的打骂和克扣工钱。

19258月上旬,孟庆山参加了纱厂的争取发工资的活动。厂长出尔反尔,激怒了工人们。孟庆山和工友们将他痛打了一顿。在厂长叫来警察抓他之前,孟庆山跑回工棚赶紧收拾了一下铺盖,登上了开往北平方向的火车。

孟庆山到了北平,准备换乘车次去保定回家。准备买票的时候,他犹豫了。回家干什么呢?家里一贫如洗,自己回去,就又添了张吃饭的嘴。他决定不回去了。不回去干什么呢?

这时,路边桌子后两个吆喝的士兵引起了他的注意:“当兵,当兵一月两块大洋。吃得饱,吃得好!”

孟庆山看看他们,有些心动。他走到他们面前,憨厚地问:“每个月能拿到两块大洋吗?”

岁数大的那个好像是官长,他说:“没问题,你每月拿到大洋,还可以寄回家里,帮助家里解决困难。”

孟庆山说:“好,给我报个名吧。”

就这样,孟庆山当兵了。部队是西北军警卫第239连。

部队在北京驻扎了半年多,每天就是训练,跑操、射击、投弹、队列、劈刀,苦得很。19264月部队开到南口,和奉军打仗。因为孟庆山军事技术好,机敏,当了班长,4个月后,被提拔为排长。

在西北军里,孟庆山作战勇敢,后来又提拔为副连长、副营长。

1931年夏,孟庆山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为国民军第26路军,调到江西宁都参加“剿共”。

当时,宁都四周是红色区域,第26路军孤军深入不久,即被消灭了一个旅。孟庆山所在的工兵营遭到重创,官多兵少,再次整编。孟庆山因为不是嫡系,降职当了排长,他越发感到军阀部队的腐败和无望。孟庆山过去长期在西北各地,对长江以南情况不太了解,对共产党的发展更是不大清楚。这次他随第26路军到江西与共产党作战,看到苏区到处贴着标语和宣传品,头一次听到了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穷人闹翻身的主张。他想,自己本是穷人出身,打土豪分田地有什么不好呢?又想到蒋介石利用打共产党来消灭地方杂牌部队实在可气,他的思想有了转变。

26路军官兵厌战情绪十分浓重。他们纷纷说:“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已经快打到我们老家,我们要求调防,去和日本人打仗!”

在“围剿”红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请假到上海养病,脱离了前线。临走前,他将部队交给军部参谋长赵博生、旅长董振堂代理指挥。

孙连仲没有想到,他委托指挥第26路军的赵博生已经是秘密共产党员。

19311214日深夜,国民党第26路军起义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宁都夜空,在赵博生、季振同、董振堂的率领下,起义一举成功。起义过程中,高兴的孟庆山多次教育全排的士兵:“我们参加起义,就是真正的革命军了,大家不要开小差,行军路上要遵守纪律……”在他的教育下,全排没有一个当逃兵。

参加红军后,孟庆山非常高兴,每天都接受很多新道理,还知道了红军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他看到不断有红军干部派到起义的部队来,和他们谈话中,孟庆山看到他们能写信,懂得很多革命道理,十分羡慕。有一天,他听说红军大学正在培训干部,就给上级提出,去参加培训,领导很快答应了他的要求。在红军大学,孟庆山见到了周恩来毛泽东,并聆听了他们的讲课。

晚上,到了红军大学的孟庆山久久睡不着觉,白天见到周恩来、毛泽东的情形又出现在他脑海里。中央首长的鼓励、红军大学的热情接待。使他感到,中国前途光明,自己的前途也光明。

在红军大学学习了半个月。因为战事紧张,孟庆山被分配到红1方面军1军团824团当副团长,参加了入闽作战。入闽作战期间,行军、战斗频繁、部队减员大,两个月后,孟庆山又到3922团任副团长。先后参加了乐安、宜黄、建(宁)黎(川)泰(宁)等战役。红1方面军一路行军作战到193211月,先后占领资溪、黄狮渡、浒湾等地。大家还来不及休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4次“围剿”就开始了。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将士顽强作战、奋勇杀敌,取得了第4次反“围剿”的胜利。孟庆山参加了第4次反“围剿”的多次惨烈战斗,他机智勇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在一次战斗中,孟庆山受了重伤,被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孟庆山顽强地活了下来。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由于毛泽东被剥夺了红军的指挥权,红军屡战屡败,最后被迫离开了苏区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在红军长征前,孟庆山先后担任过军委教导团团长、红3军团干部队队长等军职,在周恩来、彭德怀手下领兵打仗,是红军队伍里的一名英勇善战的中级军官。

193410月中旬,孟庆山带领第3军团干部队到于都集结。下旬,随军团开始突围。当时第3军团担任右翼,掩护庞大的中央军委纵队。

19341025日,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通过敌人第一道封锁线;

1934118日,红军在汝城以南天马山至城口间,突破了敌人第二道封锁线;

19341115日,在良田至宜章间,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19341127日,红军的鲜血染红了湘江,8万红军将士锐减到3万人,但终于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

红军进入湘桂边界的大山后,敌桂军利用人熟、地熟的条件,采用游击战,给第3军团以极大的困难。孟庆山在行军中,多次组织干部队展开战斗,痛击桂军的袭击。连日的行军作战,使得孟庆山腿部的伤口再次红肿发炎,他咬牙坚持着,不使自己掉队。

19356月,红军的滚滚铁流经过天全、芦山、宝兴,来到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下。在长期的征战中,孟庆山先后负伤6次,身体十分虚弱。在长征途中,除了行军就是打仗,还经常吃不上饭。翻雪山时,他看着高高的山顶,心里一再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过去!登山了。孟庆山和干部队的同志们一道顺着峡谷走出原始森林,踏着融化了的雪水。绕过一簇簇绊腿的灌木丛,沿着陡坡一步一步攀登。

    越往山上爬越冷,空气越稀薄。孟庆山好长时间没吃饱饭了,又累又饿,渐渐感到喘不上气来。再往上,雪厚、路滑,愈发艰难,走着、走着,只觉得眼前一黑,就晕倒了,连翻了几个跟头,掉进了山沟里,纷纷滑落的雪块盖了他一身,几乎将他掩埋。在同志们的营救和帮助下,孟庆山终于爬过了雪山。

8月初到达草地前沿的毛儿盖。毛儿盖是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镇,由于部队多,干部队到达时,已经没有了住处,当晚,孟庆山带领大家在山脚下露营,等待命令。

在毛儿盖一住就是半个多月。因为当时党中央和张国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不能北上。等待的日子里,粮食已经非常紧张,大家饿得又黄又瘦,胡子、头发老长的,每天焦急的等着出发的命令。一天下午,命令传达到干部队,明天7点出发,通过水草地。第二天清晨,大家背着背包、枪支和仅有的三四斤青稞麦出发了,离开毛儿盖,进入水草地。

在过草地的时候,孟庆山拄着拐棍,背着枪弹和背包,艰难得向前走着。他一路照顾几个伤病员,没有丢下一个人。经过十几天的艰辛行军,孟庆山和他的战友们终于走出了茫茫的草地。

根据孟庆山参加红军后勇敢作战、不怕牺牲的经历和在草地里的突出表现,部队党委进行了研究,批准孟庆山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了草地,行进在由西康至四川的征途上,一路山高路窄,分外难走。随着季节变化,天上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无法行军。上级号召抱草铺路,孟庆山虽然伤口复发,疼痛难忍,但仍坚持去抱草。彭德怀军团长看他拐着腿,一只手还在抱草,劝他说:“孟队长,你伤没好,就休息休息吧。”

孟庆山看着湿漉漉的彭德怀,抹一把自己脸上的雨水,笑笑说:“没关系,我抱不多,就少抱点。”说着,消失在抱草铺路的人群中。

过了几天,逐渐发现有老百姓的住房了,这天宿营后,政治部一位领导找到孟庆山,对他说:“孟队长,你过来,我找你谈一件事。”

孟庆山跟他来到一间简陋的草房里,政治部领导热情地让他坐下,然后问他:“你怎么样了?”

孟庆山回答:“胳臂发炎了,还没有好,腿也红肿着……不过,能坚持……”

政治部领导说:“以后的路程还很远,还要打仗。组织上准备就地安排一些伤病员同志,请当地老百姓帮助照顾一下。这些伤病员同志伤病好了,可以再去追赶部队,我们也会派人来接……”

孟庆山听出了这位领导的意思,就打断了他的话问:“领导是不是要把我留下?”

这位领导声音低了很多:“是的,准备留下一些伤病员,其中也有你,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孟庆山心想:雪山、草地都走过来了,难道还要在这里被追赶的敌人杀死吗?他坚决地说:“我不同意留下,有一口气我也跟着部队走!”

政治部领导补充说:“你再想想……”

孟庆山坚决地说:“我一定要跟部队走,不留下!”

政治部领导看到他这么坚决,只得同意了他的意见。

孟庆山顽强地跟着队伍走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行军、作战,中央红军终于在193510月来到陕北保安县的吴起镇附近。当孟庆山看到当地苏维埃政府的牌时,激动得几乎掉下泪。

红军到了陕北后,略事休整。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红军很快开始西征,去打击胡宗南和宁夏的马鸿奎骑兵。

此时,孟庆山调任到了红75224团担任参谋长。

部队到达定边,在花马池与马家军展开激战。为消灭敌人,孟庆山带人去敌营附近侦察,行动中被敌人发现,交火中孟庆山负伤。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他沉着迎战,带领其他人安全撤回。随后又参加了全歼敌人的战斗。战斗胜利结束后,孟庆山因作战勇敢,被师部奖励金表一块、衣服一套。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答应了中共和张学良、杨虎城共同抗日的主张,一致对日的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了。

与国民党蒋介石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孟庆山在实践中,感觉到自己文化浅,迫切需要学习,同时在军事指挥上也需要提高,他提出去刚刚组建不久的抗大学习,上级答应了他的要求,1937年月1月,他进入抗大,成为第2期学员。

在抗大,他不但学文化,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建设理论、社会科学概论。军事上学习了班、排、连进攻、遭遇战、游击战等。抗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作风使他受益匪浅,从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网友心曲
发表人邮件:777@126.com发表时间:2008-10-18 20:22:00
孟庆山是老革命,但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毛泽东你也可以评论,但你的评论毫无意义,历史功过自有历史去回答,如果发在党史探讨网站,会更具有观赏性
发表人:天涯情韵
发表人邮件:123@126.COM发表时间:2008-10-16 22:23:00
又欣赏到老师带来的美文了,每一篇都是一部历史的再现,让我们重温那火红的年代,激起我们对先烈们的崇敬,真诚的感谢老师~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