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生活杂感 >> 学习汉字 趣在其中
    
  双击自动滚屏  
学习汉字 趣在其中

发表日期:2013年7月23日  出处:原创  作者:吴忧  本页面已被访问 3706 次


 

学习汉字 趣在其中

 

作者:吴忧

 

因为在读中学的时候,恋于嬉戏,文学和汉语两课都学得很烂,后来在工科院校读书,更没把语文当成一回事儿,结果弄得现在一要写什么心得体会、经验总结的时候,就头痛。为了能随上大流,我不得不利用一定的时间来补上语文这一课。初补语文,有些乏味,及至后来,略有所得,竟觉得是“趣在其中”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一语“折腾” 难倒众多老外

 

汉语言文字,是伟大的语言文字,它有着一切外文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它能极其精确地表达出使用者要表达的意思;用得好,能不给人以任何歧义,简练而明确,形象而生动。这个高度,是世界上所有其它的语言都无法企及的。这在语言的互译上,能得到最有力的证明:任何一句外文,没有用中文翻译不了的,可是一句中文、有时就是一个词,也会难倒许多资深的翻译,因为他们常常找不到一句能够准确对应这句话或词的外语词条。

 

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的“三不”中的“不折腾”的对译,许多记者就做不到了。可我们理解起来并不难。很明显,它是把改革开放前的政治运动,比做是一种“折腾”;现在否定改革的思潮和其他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的思潮,也是一种“折腾”。在这里,“不折腾”,是明确地提出来:只要我们不再乱搞什么政治运动,不去掀起否定改革、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的思潮,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国家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如果把这个内容,直接用前面的话写出来,和用“不折腾”三个字来表现相比较,则会发现后者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或是高度的抽象概括,都令人拍案叫绝!这效果,是前面的平铺直叙——也就是外语的表述方法,绝对无法达到的,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和特色。可是能达到这个高度,绝非易事。仅此一例,也让我知道了我学汉语的未来,还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二词“扶、失”考服两大诗人

 

古人在为文上,是很严肃的,他们很注意“推敲”文字,贾岛和韩愈的“僧敲月下门”,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句的“绿”字等的故事,早以为人们所熟知。我还看到了另一个典型故事:

传说一个淡月微云、轻风细露的夜晚,大诗人苏轼和黄庭坚在花园里切磋诗句,遥见小妹徘徊梅下,吟哦不止。苏、黄二人走到近前,问其故,她说:

“我想了一联,只是有两个关键字还欠妥,正想请教呢!”

“你先念出来听听。”黄庭坚痛快地回答。小妹吟到: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她望了望他们说:“请你俩帮我琢磨琢磨,各句中间填一个什么字,就成了好一点的两句五言诗呢?”黄稍一深思就填好了,大声说: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太俗!”小妹摇摇头,不大满意。

苏踱了两步,说:

“加‘摇’和‘映’两字行吗?”小妹朗诵过“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之后,仍然摇头说:

“太实了。前人也有很多人这样用,不大新颍。”

黄庭坚还在拈须深思。苏轼笑着说:

“小妹,你考也考过了,还卖什么关子呢?快快说你用的是什么字吧?”小妹娇嗔地一笑:

“就你心眼多!”随口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黄二人一听齐声道,

“好。”果然发现有一种新的意境,对小妹的文采,不得不从心里暗暗佩服。

 

一个“扶”,一个“失”,把景写活了,静与动相映,虚与实契合,形象、传神的描写,拟人、对偶的修辞,都给人以十足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是妙不可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高师巧育门徒 咬文嚼字 兴趣盎然

 

提到翻译,让我想起了在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在讲《辽尼亚和他的祖母》(节选于茅盾转译自英译本的苏联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中的一段,苏联格罗斯曼著)一课,当讲到祖母在回忆自己结婚时的温馨和幸福一节,老夫子很投入、很动情,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不但声音提高了几度,唾沫星子也跟着乱溅,……——我们都听得入了神,竟然没有人在意他下的那“毛毛雨”!

“……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这文章写得太好了,作者用他那形象、生动的语言,对祖母的心理作了非常传神而又细腻地描写,让我们能有如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是祖母在回味新婚燕尔时的甜蜜!……——但是你们知道这课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吗?”话题一转,他向我们提问。

谁也没有回答他,我们早已习惯了他的讲课,他并不是真的要问我们,而是在引出新的话题。

“你们知道,一个英语的词条,它的含义可能有十几种中文的解释,能从这些词条中选出最能表现原文意义的中文,那是很需要水平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仅仅是意义的对译还很不够,好的翻译作品,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艺术加工……

“这就是茅盾先生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位文学巨匠、语言大师,他不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特别高超,又对英语掌握得特别到位,所以他能极其准确地理解原作的意境,又能用汉语作精确的对译和进一步的修饰提高,于是经他手翻译的作品就精彩非凡,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一般人的译作,就不具备这样的魅力。就是说,同样的一部作品,经过不同人的翻译,其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可见如果想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在语言文字方面下一番功夫,譬如你们现在就要在学习语文上打好基础……”,呵呵,有事无事常在行,他时刻念念不忘进行学好他的语文课的教育。

“但是,你们注意没有?他翻译的这篇作品,竟然有一处明显不合情理的地方,谁能说出来在哪里?”话题又一转,他等着我们回答。我们没有注意,一时没有人表态。

“‘西瓜闪着金光’你们来看看这句话——”他提示我们。

有的同学反应很快,立即说:

“‘西瓜’怎么能闪‘金光’呢?”

“‘金’字一定是印错了?”有的接着说。

“苏联西瓜可能是黄的。”

“‘金’字在这里也可能不一定是指黄色,可能指光泽很美,表现了祖母在德寇将占领她家乡时,很舍不得离开的心情……”

“语言大师该不会犯这常识性的错误吧?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争抢着地问着。

“当然不会。这个问题实际早已被很多人发现了,为了找到原因,有人特意去查俄文原著,发现‘西瓜’乃是英译本对原文中的‘南瓜’(是pumpkin——南瓜,而不是water melon——西瓜)之误译。结果一字之差,就弄得文章的内容变得不合理、还甚至让茅盾老先生也背上了黑锅……可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一个字都错不得的!”

语文老师的精彩讲解,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几十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恍如昨日,唉,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我多么想再回到中学时代,再去享受一下语文老师的课、乃至他的毛毛雨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笨生苦补语文 细品深酌 自得至乐

 

汉语言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如果使用不当,则这优点也是得不到体现或发扬,所以在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上,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学遗产,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从前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人在炼字上是下狠功夫的!现在的我们呢?我们对文字使用倒并不那么注意了,好像我们的水平比古人高得不知有多少倍呢!这应该让我们深思:社会是发展了,可用牺牲文明为代价,总是不正常的。现在在许多文章中的错字连篇、文理不通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在观念上的麻木,人们对这都习以为常、不以为忤不说,有人甚或认为是一种时尚,——是拜金主义极度的泛滥,它无情地淹没了一切,人们都在忙着去淘金,无暇顾及什么精神文明的东西了,这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就是文风日下,由严肃认真转向随心所欲,进而粗俗鄙陋。如我们随便翻一翻现在的文学作品,到处都可以看到有错别字的句子,像什么“急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矫往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往”、“法不当机,妄费心机”、“寄闲情与蜂蝶花草,抒逸致与明月清风”、“多年的老厂房,已经成了危房,极需重新翻修”等,比比皆是。乱改成语的就更多,如“流连往返”、“义无返顾”、“妄自匪薄”、…… 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下面我们来琢磨一下这几个例子:

 

“急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这本来应该是一副工整的对儿,从平仄到内容都是。

这里有破绽吗?答案是从词典中查不到的。只好自己想想了:对句肯定没有错字,出句中的“风识劲草”也肯定没错,因为从对对儿的角度来看,无一处不工。那只有“急”字了,“急风”是和“烈火”相对的。烈火,是表现火的燃烧程度的,因为燃烧的“烈”,而温度高,因为温度高,而能看出其中被炼的金属是真金还是废铁。急风,是表现风力的程度吗?显然不是。因为“急”,只能是风“来得很快”,是很快刮来的风,这风却不一定是风力(几级风)很强,这“急”就和“烈”对得不工了;从意义上来考虑,在风力很大的风中,能不被吹倒的草是劲草,唯有本身的风力很大,作用力很强,才能感到其中有能对它产生很大反作用力(阻力)的坚挺不倒的草,即识别出这草是“劲草”。如果是轻风,哪怕是来得很快,草也不会都“随风倒”的,那又怎样能区别出谁是劲草、谁是普通草来?可见这个识别的条件,唯风力的强弱尔,和风来的快慢、早晚都无关的。那么能承担表现风力的程度、且是风力很强的风的词,应该是哪一个?查字典的结果,是唯有“疾”了(释字义词条4:快,迅速,猛烈。例,疾风)。噢,“疾”是对的,原来是“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造句的人真伟大啊,这对联撰写得真是精妙绝伦!这个“疾”字的用法,可能我这一生也不会忘了!

 

“矫往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往。”这是成语“矫往(暂且用这个字)过正”的变化应用。我们不必管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只管从中找错字。这里,字面的意思是:要想纠正过去(的错误),就必须做得过头一点儿,否则,就不能纠正过去。矫,纠正。它虽是和“校”有相近的意义,但“校”字的纠正意义的面较窄:校对,只是对文字的查对、订正。这里的矫,是一般意义的纠正,所以它没有错。值得怀疑的是“往”,矫往,难道过去的都错了、都需要去“矫”吗?显然这与事实不符。那“矫往过正”的原意,应该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意思?这是成语,最方便的办法是查成语词典。——原来,这成语是“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了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这里根本没有什么“过去”的意思,到是有“弯曲的”内容,那这“弯曲的”的意思是用什么字表达的呢?是“枉”。原来“枉”字有4个含义(弯曲;歪曲,违法;受屈;徒然,白白地)。可我平时只注意到了“歪曲、受屈”的含义,常用“贪赃枉法”“冤枉”等词,而不知其中还有“弯曲”的含义,在本成语中的弯曲,显然是用“枉”来表达的,所以“往”是个错字。这条成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本想直“罗锅”,却直成了“鸡胸”。似这样的矫枉,又何益之有?可那些昨天是极左,今天又成了极右,深一脚、浅一脚地搞什么这个那个“改革”的人,不都是在走这条路么?可见浪头好赶,时髦好追,办实事可是难啊,呵呵!

(以下见文后《链接》,这里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汉语的学海亦无涯,没有人有可能抵达彼岸;但勤于攻读的人,总会离彼岸越来越近,也就越来越走进了使用汉语言的自由王国。办公桌上,经常放一本词典之类的语文工具书,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翻开看看,都会开卷有益;而每有一点所得,总会有所得之后的一种欣慰和满足。 

 

 

《链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法不当机,妄费心机”这可以理解为手段不当,则白费心思,得不到要取得的效果。强调的是手段对目的的恰当性。这里是用来说修佛:修行法门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天台宗、禅宗、密宗和净土宗等等都是,可是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行者,因为其根机(是“机”,这个字没写错)的不同,却不可以任选。否则,就难有结果。这里强调的是方法不当,则会白下功夫,所以那个“妄”字在这里应该是表示“白白地”。可“妄”字本身没有这方面的意义,它只能表示“荒谬不合理;胡乱,出乎常规的”。唯“枉”是表示“徒然,白白地”。这里甚至可以从中看到“妄”担任的成分是定语,而“枉”才是状语,是“枉”字才能用来修饰“费”。妄和枉的差别是很大的,妄,可用来结成“妄想”、“妄为”等词,而枉是用来组“枉(歪曲)法”“枉(徒然)然”等词的。

 

“寄闲情与蜂蝶花草,抒逸致与明月清风”是寄闲情“在”蜂蝶花草身上,而不是寄闲情“和”蜂蝶花草,所以“与”为“于”之误,下句亦然。“于”“与”“予”是有严格区别的:于,表示“在”、“向”、“对于”等;与,表示“和”、“给(交与本人)”、“参与”等;予,“给予”、“我”等。

 

“多年的老厂房,已经成了危房,极需重新翻修”“极”为“亟”之误。

 

“流连往返”,流连是留恋,故而是“忘”返,而不是因为留恋,而来来回回地走,去了又回来。

 

“义无返顾”,本意是只要认定了这是合乎正义的事情,就要勇往直前,绝不回顾退缩。回顾,是回头看,是“反”顾,而不是“返”(回来)过头来看。

 

“妄自匪薄”,匪或非,都是否定的意思,这里字面的意思就成了“胡乱地否定自己,感觉自己不行”。原成语的含义是:毫无根据地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否定”和“看不起”的意思是不同的,表示“看不起”意思的词是哪一个?好像曾经学过,但已没有印象,试查发音为fei的同音字,在其中找到是“菲薄”。所以正确的应该是“妄自菲薄”。——打好字、词的基础太重要了,尽管这是小学的语文内容。组词组、组句子,就像是叠罗汉,如果是做底座的人做不好,那是别想能叠得高的。这组词或造句的“底座”就是对字的理解。

 

……


 
 

 
   

发表人:座右铭

发表人邮件:631441475@qq.com 发表时间:2009-8-8 12:34:00
欣赏美文美编!
发表人:情缘
发表人邮件:shalI_345@163.com 发表时间:2009-8-8 0:06:00
谢谢朋友提供的风趣优雅的文章 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祝福您在家园开心快乐!!

发表人:小妹
发表人邮件:448114965@qq.com 发表时间:2009-7-11 7:54:00
好精彩的构思,让我瞬间感悟颇多....朋友有你,是幸运,家园有你,是快乐。
发表人:一滴晨露
发表人邮件:870969234@qq.com 发表时间:2009-7-10 23:20:00
这文很认真,大家都如这文这般做人行文,会少了多少纷争啊!因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忘记或少了埋怨别人,该是怎样的心胸啊!再次学习哦。
发表人:龙泉秋韵
发表人邮件:longqqy@qq.com 发表时间:2009-7-10 20:47:00
文章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彰显了中国汉字的巨大魅力。汉字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用好汉字,学好汉字,弘扬汉字的精华,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时候觉得,在我们国家,汉字竟然不如外国文字吃香了,可叹。
发表人:闲娃
发表人邮件:fjy-417@163.com 发表时间:2009-7-10 18:52:00
辛苦了。人们忙,所以太易出错。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水中梦荷
发表人邮件:471121857@QQ.com发表时间:2009-10-18 21:10:00
呵,咬文嚼字 兴趣盎然 欣赏了。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