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笑论人生 >> 不是问题之问题
    
  双击自动滚屏  
不是问题之问题

发表日期:2018年4月5日  出处:原创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2715 次

不是问题之问题

 

人的一生短暂而漫长。说它短暂是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短暂的一瞬;说它漫长是具体到每个人的一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论你的人生是短暂还是长久,但现实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既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也有主观的,认识偏差和处理不当造成的。问题是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事故和麻烦,欠思考、不易被接受,造成应有状态与现有状态之间存在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由于人们三观、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的不同,导致对待人生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也各不相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明明是问题,却不当作是问题;明明不是问题,却当作是问题。简单的问题搞得过于复杂化;复杂的问题又处理得过于简单化。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把它叫做“不是问题之问题”。

时间不是问题,浪费时间就有问题。众所周知,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即平常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不可贮存性,时光从缝隙中流逝,不可停顿不可替代同时它又是相对的,受到质量和速度的作用在不同的空间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具有均匀公平性,无论对社会、人和事都一样,即时间是最公正的尺度。时间如白云苍驹,稍瞬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像珍惜生命、珍惜粮食一样珍惜时间,不能无端地浪费时间。如果说浪费生命对不住苍天、浪费粮食是犯罪的话,那么浪费时间与之比起来重要得多。时间本身不是问题,对谁都一样公平,但如果浪费时间特别是无端地消耗时间就有问题,甚至会留下终身遗憾。比如,年轻人总觉得来日方长,浪费一点时间无所谓,实不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中年人感到事业有成,就把时间消耗在吃喝玩乐上,结果他人进步了,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老年人觉得自己已近黄昏,时日不多,没有必要在锻炼养生上花费时间,殊不知死亡一天一天地在临近。所以,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年逾古稀的人,都应该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倍加珍惜时间,努力拼搏奋斗,追求单位是间的最大效益,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最有价值的事,决不在那里白白浪费时间,消耗我们的生命时光。正如柯察金保尔说的那样“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羞耻”。

年龄不是问题,自我老化就有问题。年龄是一种自然标志,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生命终止时止的时间长度。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和相对年龄。生理年龄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年龄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社会年龄是一个作为社会化的人为社会发展而作贡献的期限,因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或在社会上的时间长短和经历不同;相对年龄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由最高级灵魂所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有利于自然、社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可见,人类一切由最高级灵魂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有利于自然社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就是人类相对有效年龄。反之,就是无效年龄,甚至年龄是负数。可见,一个勤奋,劳动效率又高的人,工作量相当于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他的寿命相对于同层次的人在延长,年龄也相应地增加。年龄不只是一个数字,年龄的增长意味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贡献的大小。然而,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同志无论是年轻还是相对年龄大的同志,往往不能正视年龄特征,要么是干一些超越年龄的事,虽然心理年轻,但身体被透支,年龄在缩短;要么是自我老化,在那里自己淘汰自己,年龄不大却老态龙钟,心理老化。年龄不是问题,生活的内容和质量才是决定和一个人年轻与否的关键。如今,我们是处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发奋学习、勤于工作,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不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你在那里自我老化,就难免要被时代所淘汰。防止自我老化,跳出“自己淘汰自己”的怪圈,就要时时有一种“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如饥似渴,“不舍昼夜”地学习;有一种“有所作为”的成就感,加班加点,拼命地工作;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讲纪律,守规矩,树好形象;有一种“鱼儿离不开水”的归宿感,真情对待基层,热情服务群众。如此才能拥有年轻活泼的心态,健康长寿的年龄。

地域不是问题,封闭保守就有问题。地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可谓是地分东西南北,人分男女老少。一地有五湖四海之人,一地也有去东奔西走的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极度开放、交流变化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障碍大为减少,尤其是越来越发达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网络媒体,如飞机高铁、轮船,网络、视频、语音联系等,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交往越来越频繁。然而,我们有些人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把自己囿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很少与外界交往,现代的工具又不会使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闭锁、孤独保守的性格,如果又不能及时得到渲泄和调节,不仅认知、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要出毛病,就连身体机能、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我们要敞开心扉,拥抱自然、社会和人生,加强人际交往,使我们的眼界开阔起来,胸襟宽广起来,性格开朗起来,从而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充实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要改变过分内向、保守和孤独的性格,过分刻板、单一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广泛的兴趣,多交朋友,学会与人相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不要遇事总闷闷不乐,将所有心思封闭在自我之中。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手中有一个苹果,我手中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你我手中还是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就各有两种思想了。开放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多听百家之言,多学百家之长,能够启人心智、让人受益。在当今信息传媒日益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广泛交流,才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如若封闭保守、形单影只,注定难以视野开阔、知识广阔,只会视野狭隘、知识狭窄,甚至落伍掉队,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

贫富不是问题,守财不舍就有问题。贫富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由于人们所处在的区域、环境、关系、机遇不同,特别是各人的能力素质和努力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存在着贫富不均,收入“剪刀差”拉大的现象。比如,有的人生在富饶的地方,基础条件好,稍为作一点努力,就能达到中等以上的经济水平;有的人生在边远贫瘠的地方,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尽管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但收入却很微薄;有的人靠着有权有势的父母或亲戚,有着比别人更多的资源,自然就容易走向富裕。反之,没有了这些优势条件,贫困就难以避免。贫富是相对的,努力可以改变。有的人所处的条件虽然差,但经过艰苦奋斗后却走向了富裕;有的人虽然条件优越,坐享其成,不去努力创造,慢慢就走向了贫穷。可见,贫富是一种社会现象,掺杂着主客观的因素,并非都是不合理的现象,与个人的努力既成正例也不一定成正比。我们对待贫富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处事方法。富的时候不妄自尊大,瞧不起任何人;穷的时候不妄自菲薄,羞于在人前抬头说话;不能看到别人穷,就以为是没有付诸努力,是因为懒惰造成的,而瞧不起甚至嫌弃他们;也不能看到别人富,就以为那是有靠山、不择手段或投机取巧得来的,就有仇富心理。殊不知,富也是辛苦得来的,只有极少数人是贪腐来的,终将没有好结果。我们无论贫穷,都应该在珍惜劳动创造、享受幸福的同时,别忘了施舍和救济那些急需帮助的人,发点善心,做些善事。就像孟子说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决不能当“守财奴”,像“铁公鸡一毛不拔。”一个吝啬不舍的人,不仅会得不到社会支持,而且还会失去人脉,事业肯定做不大,说不定还会跌入“富的变穷、穷的更穷”的怪圈。反之,即使有些不富有的人也能慷慨解囊,出手相助,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由穷变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得有所舍,有得有舍才有得。人生就像盖房子,舍得用料,才能盖出高质量的房子;需要舍弃的东西,果断舍弃,即所谓去了旧的才有新的;需要投入就投入,舍不得投入就挣不来更多的钱。只有正确运用舍与得的辩证法,才能使穷者变富,富者更富,最后走向共同富有。

职位不是问题,不去奋斗就有问题。职位即岗位,是一种社会分工,它是指机关团体中执行一定任务的位置,只要是干部、职员就应有其特定的职位。职位是组织的一个节点,因为组织工作层次的需要而存在,赋予人们不同的职位;而岗位是工作流程的节点,因为具体工作流转的需要而存在,赋予不同的工作责任。职位既是社会、组织的分工,也是个人的选择;组织分工必须服从,但也要尊重个人的意愿;个人选择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具体岗位挑选,但要以服从社会需要为前提。职位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会随着社会、组织的需要而变化,个人选择的取舍而变化,现实中的“炒鱿鱼”“跳槽”就是需要和取舍的结果。所以,对待职位要保持平常心态,正确对待进退去留。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无论遇到何种状况,都要努力奋斗,“幸福都是奋斗来的”;无论处在那个职位,都要爱岗敬业,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人只有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就能心境平和、淡泊名利,安然无事。当然,在人的一生中,职位是充满变数的,有升有降,有进有退、有留有转,逢之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妥善处理。无论是升进留,还是降退转,都是社会、组织的需要和调整。升进留是贡献,降退转亦是贡献;升进留高兴快乐,降退转亦保持乐观,不去留恋,不能沮丧。因为,“进”是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一个发展的平台,激发更多干事创业的热情;“退”只是退出岗位,退出职责,要心情愉快,退位不褪色,不退形象;“留”是留任,保持队伍和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转”是转岗交流到新的岗位,又多了一个能够增强才干、锻炼本事和广交朋友的机会。只要想得开,就能有收获,达到“进”者发奋图强、“退”者愉快接受、“留”者意志不减、“转”者迎接挑战的效果。

健康不是问题,忽视养生就有问题。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们特别关注健康,都想活得长久、活得快乐。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健康是生命力的主要源泉,是成就事业的先决条件,对于社会、家庭、个人都至关重要。没有了健康,也就没有了奋斗的可能;没有了生命,也就无所谓人生,更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假若身体出了问题,不健康了,那怎么享受现代生活的快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都没有了,还何谈革命和工作,何谈享受美好人生?健康的钥匙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拥有了健康就拥有了希望,就会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我们一定要关爱自己,热爱健康。虽然人人都明白健康至关重要,可是往往将自己的健康问题抛在脑后,还在为追逐名利、地位、财产奋不顾身,为吃喝玩乐透支生命。直至某年某月某一天,生病住院,才会重新体味到健康1、其他是0”的真谛,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洪昭光教授说得好:聪明人投资健康,主动健康,这好比人生增值120%;明白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人生可以保值90%;普通人貌似健康,实则随心所欲,人生贬值70%;糊涂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价值缩减为50%健康的反面是死亡。一个不注意健康的人,通常在不该死的年龄离开人间,死亡几率比常人要大得多。人的健康不是以治病为本,而是以养生为本,投资健康。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才能发奋图强,创造财富,才是人生的最大资本。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是延长自己的寿命,而是要减慢衰老的进程。养病先养身,养身先养心,不要等到身体超负荷麻痹到那些信号都来不及发出,后悔也来不及!养心就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多为他人着想。就要心静自然,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想它,不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会觉得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人是友好的,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天是阴沉灰暗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心情长期处于郁闷不开心的状态,人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这样那样的疾病和烦恼就会随之而至,即使用再好的药品、化妆品和保养品也无济于事。保持平和宁静的心理状态,对于养生,对于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